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xx-20xx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偏低 ” 即从低处看读数偏低. 9.下列关于 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玻璃仪器一定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再在固定部位加热 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分析】 A、量筒是不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的. B、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如果不预热,直接加热,则有可能会使试管炸裂. C、取用药品要用药匙或镊子,千万不能用手拿. D、用过的胶 头滴管不清洗,会污染别的药品. 【解答】 解: A、量筒是不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的,归纳错误. B、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再在固定部位加热,操作正确. 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操作正确.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操作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一些注意事项,了解用于加热的仪器.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成分都是有害的 B.空气主 要供给人类呼吸,在工业农业生产上用途不大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氧气,更有益于人类的发展 D.空气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 【分析】 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空气中有很多物质,有广泛的应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故 A说法错误;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主要供给人类呼吸,在工业农业生产上用途大.故 B说法错误; C、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 留下氧气,不利于人类的生存.故 C说法错误; D、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故 D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空气中的各种成分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浮有冰的水 D.新鲜的空气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 解: A、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浮有冰的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新鲜的空气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 择题和填空题中. 1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3.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判断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考点】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 A、要用燃着的木条,不易很明显的观察到木条燃烧的变化情况; B、要用燃着的木条,不易很明显的观察到木条燃烧的变化情况,并且不应伸入瓶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正确; D、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不是伸入集气瓶中. 【解答】 解: A、因为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不易很明显的观察到木条燃烧的变化情况.故错误; B、因为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不易很明显的观察到木条燃烧的变化情况.伸入瓶中也不能验满.故错误;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观察木条 是否复燃,复燃说明已满,故正确; D、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是伸入集气瓶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集气瓶内部可能含有较浓的氧气;验满会不准确; 故选 C 【点评】 掌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注意操作的准确性, “ 里 ” 与 “ 口 ” 一字不同,则操作不同 1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对于催化剂二氧化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二氧化锰,根本无法生成氧气 B.没有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C.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小 D.没有二氧化锰,可以用氧化铜、红砖粉代替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 一变二不变 ” ,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 解: A、没有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能产生氧气,只是所需温度较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没有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没有二氧化锰,可以 用氧化铜、红砖粉等代替,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 “ 一变二不变 ”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气味 B.常温下为气态 C.能支持燃烧 D.液氧为淡蓝色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 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xx-20xx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