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的症状与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1、生叶斑病是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焦斑病的统称,是花生上的重要病害,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一、症状花生叶斑病以黑斑病和褐斑病为主,黑斑病与褐斑病相比,黑斑病发病广泛,危害严重。 两种病害均以危害叶片为主。 花生发病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早期均产生褐色的小点,逐渐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褐斑病病斑较大,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黑斑病病斑较小,颜色较褐斑病小,边缘整齐,没有明显的晕圈。 天气潮湿或长期阴雨,病斑可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焦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如果发生在叶柄、茎干或果针上,轻则产生椭圆形黑褐色或褐色病斑,重则整个茎干或果针变黑枯死,使花生产 2、量大幅度下降。 二、防治由于两种病害都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所以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防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消灭最初病原菌,在必要时再进行药剂防治。 此外还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 (一)消灭病源。 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菌残体,不要随意乱抛、乱堆。 对有病菌残体的地块应及时翻耕,以加速病菌残体的分解,种花生前要把田间花生秧处理完,以防止病菌浸染花生。 最好花生与玉米、水稻轮作。 (二)选用抗病品种。 较抗病的一般是生长直立、叶片厚、颜色深、花生粒大的品种或者是早熟品种,在发病较重的地块,可选用这些品种来种植。 (三)加强栽培管理。 要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及时追肥,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四)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使病害减轻。 比较好的药剂:80的代森锌 400 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 1000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 10001500 液。 喷施药时要注意喷匀、喷透,如果在每 50 公斤药液中加入 斤豆粉或洗衣粉则防治效果更好;每隔 1015 天喷药 1 次,连喷 23 次,可基本控制该病的发生。 专利查询。花生叶斑病的症状与防治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三册期中测试1
手段推翻清政府 D.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追求真理 1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 曰“平均地权”,二曰“土地国有” 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 以土地,资其耕作”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 所有”
花生与花生油的贮藏方法
1、花生的贮藏特性(1)不耐低温花生如水分较大,在容易受冻,受冻花生色泽发灰,子叶变软,产生酸败气味,降低发芽率。 (2)不耐高温花生仁如用高温烘干或烈日暴晒,常易产生焦斑和裂皮变色;在高温下贮藏则易走油酸败,降低品质。 (3)容易生霉花生果水分超过 10,花生仁水分超过 8,进入高温季节则易生霉,甚至使黄曲霉等霉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使花生带毒。
花生在什么土质中最有收成
1、果多集中于土壤浅层,以及花生根瘤的固氮作用,对土壤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 它要求排水良好,土质膨软疏松,含钙丰富,有机质含量适宜的沙壤土上。 这种土壤易蹲苗健枝,荚果皮呈黄白色,不粘污泥,有光泽,好收获。 而粘重土壤,通透性差,水、肥、气、热诸因子不相协调,对花生吸取水分和养分,根瘤固氮作用,生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 在这种土壤种植花生,必须采取改良措施,才能发挥增产潜力。 排水良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