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优质高产栽培“双压一增”法内容摘要:

1、压一增”法一、栽培条件花生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不受污染、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至沙质黏壤,结实层疏松,通透性良好,灌溉用水不受污染,具备花生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品种选择花生品种的选用,应本着优质、高产、综合抗性良好的原则。 如丰花 5 号,花育 22 号,花育 24 号,花育 21 号等优质花生品种。 三、轮作换茬花生喜生茬地,重茬花生病虫害多,易造成不发棵,产量低、品质差,营养元素缺乏。 花生生产基地最好以 23 年轮作为好。 也可与小麦、玉米、甘薯、蔬菜等轮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块,以备耕翻。 四、施肥在一般地力水平下,每公顷产荚果 450 2、0 千克,可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上,充分腐熟)1500022500 千克徽生物肥 75 千克三元复合化肥(N、P、K 各 15%)300 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10 克/千克以上,每公顷用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 11250 千克,施肥应采取配方平衡施肥。 五、用纯度在 95%以上、净度 98%以上、水分含量 8%以下的整齐、饱满、无病害的花生荚果作种子,种用子仁发芽势要在 80%以上,发芽率在 95%以上。 每公顷准备种用荚果不能少于 375 千克。 选好后晒 23 天(不要在水泥地上晒),以减轻病虫害,提高种子活力,再用 40的温水浸泡30 小时左右,使花生的果壳和果仁充分吸水,然后捞出在荫凉处晾干 3、,并将双仁果掰开,单仁果把果嘴捏开,以利出苗。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花生有重要的增产作用。 常施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是钼酸铵和硼砂。 施用方法有浸种、拌种和喷施三种。 2播种与种植(1)适期播种一般 510 厘米地温连续 5 天稳定在 1518时,根据气候条件,春花生适宜播种应在谷雨至立夏之间。 东昌府区一般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播种。 夏花生适宜播期在 5 月上中旬播种。 (2)规范种植春花生和大垄双行麦套花生一般采取起垄覆膜双行种植。 我们采用了“双压一增”方法。 一是压缩垄距,由原来的 90 厘米大垄双行种植压缩到 80 厘米,二是压缩墩距由原来 2025 厘米的墩距缩小到 1820 厘米,三是增加小行距 4、,由原来的 30 厘米增加到 3540 厘米,垄面宽 60 厘米。 这样,植株与垄顶膜边距离不小于 10 厘米,不会出现悬空针和滑边针,且植株能及时封好垄,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播种沟深 335 厘米,每穴播 2 粒种子,每亩播种密度一般在 9000 穴左右。 播后适当镇压,可使荚果与土壤密接。 整平后,覆盖彩色地膜,膜要盖严,不透气。 铺膜要做到铺平、拉紧、贴实。 采用露地小垄单行栽培和平地播种的套种花生一般等行距为 40 理米墩距为 1820 厘米,每亩播种密度一般在 900010000 穴左右。 %10%。 花生带壳覆膜早播,抗旱能力强,能提早上市,可增产增收。 六、田间管理1花生苗期的管理采 5、用起垄覆膜双行种植的,花生播种后立即或出苗前 5 天左右芽苗未曝光时,刨取垄沟土盖到播穴膜上,使成 5 厘米的小土堆,高度为延迟芽苗曝光致使子叶节升出膜面 米左右,重量足以使花生自行穿透薄膜将子叶节升出,子叶节出上后撤土回沟。 2花生生育中期的管理(1)开花下针期管理遇旱浇水。 如果此期 030 厘米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50%,叶色黑绿,开花量开始减少,叶片中午萎蔫、日落才能恢复时,应及时沟灌润浇,促花开放,但切忌大水漫灌。 适时追肥。 施肥量不足的地块,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 150225 千克和草木灰 7501500 千克,或在结实区每公顷追石膏粉 375 千克(或磷石膏粉750 6、千克),以补充钙质营养。 若新生叶片色淡而小,叶脉失绿,每公顷可追施 75150 千克标准氮肥。 若心叶黄白失绿时,可每公顷追施 2030 千克硫酸亚铁,或叶面喷施 硫酸亚铁水溶液。 控制下针。 露地起垄播种的花生,在花生初花期,通过中耕,将垄两侧的土锄向行间,使垄形成“n”状窄埂,即使行间的土高于垄行,也要使花生行变成窄埂状。 “n”形窄埂,一般高度为 5 厘米左右,顶宽 67 厘米。 平地播种的平作花生,可把株行锄成“w”形,使植株位于“W”?字形的中峰,行间变成高而窄的土垄。 这样,有利于通风散湿,降低植株基部空间的大气温度,同时加大果针与地表的距离,从而减慢果针的伸长速度,达到控制早期花下针结实的目 7、的。 (2)结荚期的管理培土迎果针。 抓住封垄和大批果针入土前的时间,起垄覆膜双行种植的花生于下针盛期(北方春花生大体在 7 月中旬),在植株基部,直径约为 20 厘米的膜面上,撒一层 1 厘米厚的细土,以助针入膜,增加结果数。 采用露地小垄单行栽培和平地播种的套种花生主要是通过扶垄,解除对下针的控制;北方春花生一般在 6 月底或 7 月初(即花生收获前 80 天左右)实施。 浇好结荚水。 此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若 030 厘米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40%,群体植株叶片翻白而傍晚不能恢复,应及时浇水。 控棵保稳长。 对于高肥力地块或施肥量过大的田块,应采取综合栽培措施控制徒长,如通过调节 8、水肥,减少施肥量和灌水量,选择适宜品种等。 对徒长地块采取人工去顶,即用手摘掉花生第一、二对侧枝的生长点,禁止应用化学生长调节剂。 3生育后期的管理(1)喷肥保顶叶饱果期茎枝基部叶片逐渐脱落,每条茎枝只有 1746 片顶叶。 从结荚后开始,每隔 710 天喷 1 次 1%2%尿素水溶液和 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连喷 2 次。 (2)合理排灌增饱果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锐减,根系吸水活力衰退,如秋雨过多,应及时排出积水。 如 030 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30%时,、病虫鼠害综合防治山东等北方花生主产区,常年易发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主要害虫有花生蛴螬、花 9、生蚜虫和棉铃虫,以及田间鼠害。 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生态控制,既要控制病、虫、鼠害,又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蛴螬:花生播种时,用 50%辛硫磷乳油每公顷种子用药 150300 克对水喷雾拌种。 花生蚜虫: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225 克,对水 750 千克喷雾。 棉铃虫:用 300 倍增效“洒叶面或 1000 倍青虫特防治。 叶斑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15002250 克,对水 900 千克喷雾,防病效果较好。 根结线虫病:用防治花生线虫病的无公害新药阿罗蒎兹微乳剂:900013500毫升灌根。 八、适时收获花生适时收获期,主要依据花生植株自然落黄和荚果成熟的外观标准而确定。 收获过早,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过晚,易造成落果,不仅收获困难,而且会增加虫果、芽果、烂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