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后期的管理内容摘要:
1、花生生长中后期,一方面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温度较低,光照不足,或者连续干旱,容易导致花生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雨水充足,光照强烈,气温较高,容易导致花生植株徒长。 这两方面都会使花生荚果发育不良,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 因此,加强花生田间中后期管理非常重要。 概括为“防病治虫,控旺止衰”。 1、及时防治花生叶斑病:中后期是花生叶斑病发生的严重时期,为害较重,直接影响到花生的饱满度。 花生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焦斑病。 在田间叶斑病发生的症状表现明显。 褐斑病:叶面病斑呈茶褐色或暗褐色,叶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初期病斑周围产生明显的黄色晕圈。 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成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逐渐干枯脱 2、落。 黑斑病:初生褐色针头大小的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开始呈浅褐色,后变成黑褐色或暗褐色,叶背面有许多小黑点,排列成有规则的同心轮纹。 网斑病:病斑先在基部叶片发生,呈白色网状,病斑扩大,由白、褐至黑褐色,形成边缘不清晰的网状斑。 焦斑病:病斑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期退绿,渐变黄、变褐,并呈楔(V)形向叶柄发展。 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药剂主要有:物理保护剂高脂膜 200 倍、生物制剂农抗 120200 倍和海洋生物制剂农乐 1 号 400 倍。 化学药剂双苯三唑醇 1000 倍、百菌清 1000 倍、烯唑醇 1500 倍、叶斑净号 600 倍、波尔多液、代森锰锌400 倍等,每亩用药液 75 公斤。 3、夏播和麦套花生保持好叶片,对于产量的提高尤为重要。 2、防治花生虫害: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棉铃虫和红蜘蛛,有暴发性强,发生面广等特点。 棉铃虫第一代发生于麦田,第二代为害春花生,第三代为害麦套花生,第四代为害花生,一至三龄幼虫剥食嫩叶和花蕾,从四龄进入暴食期,三龄以前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红蜘蛛在后期干旱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防治棉铃虫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乳剂或 20%速灭杀丁乳油 1500 倍,杀死乳油 1500 倍,20%灭多威 1200 倍。 防治红蜘蛛的药剂主要有:20%广克威 1000 倍,40%乐果乳油 800 倍,50%棉铃宝乳油 800 倍等。 3、控制旺长:土壤中的氮肥含 4、量丰富,如遇高温多雨,容易出现徒长,当花生主茎达到 40 厘米时,应当进行控制生长。 方法是:用 15%多效唑可湿粉每亩用水 50 斤,配成浓度为 100液,进行叶面均匀喷洒,注意应用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落叶和花生烂果。 或者每亩用水 50 斤对壮饱安 20g 进行叶面喷洒。 在绿色食品花生生产田,严禁用化学植物生长调节剂,需人工摘掉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点进行控制。 4、疏通排水渠道:花生生长中期若连续阴雨,土壤中的水达到饱和,土壤的通透性差,长时间后,会影响到花生的品质,因此,要及时疏通排水渠道,避免田间积水现象,并使以后的降雨能及时排出,防止早衰。 5、喷叶面肥:用磷酸二氢钾每亩 2 斤对 4 两白糖,叶面喷洒。 或用草木灰5%10%浸出液,每亩 60 公斤喷施,或用天达 2116 每亩 2 袋,叶面喷施。 专利查询。花生中后期的管理
相关推荐
23届 B.第 24届 C.第 25届 D.第 26 届 21.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2.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 年代看天上(的太阳), 70 年代看墙上(的挂钟), 80 年代看手上(的手表), 90 年代看腰上( BP机、手机)。
1、压一增”法一、栽培条件花生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不受污染、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至沙质黏壤,结实层疏松,通透性良好,灌溉用水不受污染,具备花生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品种选择花生品种的选用,应本着优质、高产、综合抗性良好的原则。 如丰花 5 号,花育 22 号,花育 24 号,花育 21 号等优质花生品种。 三、轮作换茬花生喜生茬地
1、果多集中于土壤浅层,以及花生根瘤的固氮作用,对土壤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 它要求排水良好,土质膨软疏松,含钙丰富,有机质含量适宜的沙壤土上。 这种土壤易蹲苗健枝,荚果皮呈黄白色,不粘污泥,有光泽,好收获。 而粘重土壤,通透性差,水、肥、气、热诸因子不相协调,对花生吸取水分和养分,根瘤固氮作用,生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 在这种土壤种植花生,必须采取改良措施,才能发挥增产潜力。 排水良好的土壤
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 ,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的榜样”。 2“文化大革命”是由 错误发动,被 、 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使中国陷于“ ”长达十年之久,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 2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会议还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