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内容摘要:
2、,也连续偏重发生。 此外,土蝗、蟋蟀在草荒严重的地块发生较重,小麦全蚀病局部地区呈上升趋势,早春若遇低温,土传病害小麦根腐病还会偏重流行。 )推广抗、耐病虫品种。 在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建立小麦品种抗病虫变异观察圃,从中筛选一些农艺性能好、高产、较抗耐病虫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并合理布局,防止大面积种格单一品种。 重病区一定要压缩感病品种留种面积。 推广抗耐品种要因地制宜,冀中南地区以种植冀麦 36、冀麦37、713 等发病晚,较耐白粉病和纹枯病、产量较高的品种为主,对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有较大作用。 (2)精细整地,采取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围绕高产防病做好水肥管理。 整地时,多施有机腐熟肥、复合肥、 3、小麦专用肥,防止偏施氮肥,做到氮、磷、钾肥均衡施用;浇足底墒水,精细耕翻、耙耪。 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防止麦苗群体过大,以增大植株间通透性,创造不利于喜湿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 (3)调整作物布局,搞好轮作倒茬,适期晚播,以降低病虫基数,推迟病菌的侵入,可减轻秋苗发病,减少土蝗、蟋蟀、灰飞虱的发生数量。 (4)搞好冬前和早春麦田化学除草,减轻丛矮、黄矮病毒病的发生,减少病毒病传毒昆虫蚜虫和灰飞虱的栖息和繁殖场所,从而减轻丛矮病。 黄矮病的发生。 适当推迟春季浇第一水时间,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 据病虫害发生基数、小麦品种布局,结合气候特点等因素,做出第二年小麦病虫害预测。 小麦返青后,开展大面积 4、普查和定点调查,结合气象预测,发布病虫发生程度和发生范围预报。 35 月份要开展系统监测,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防治运期预报,指导大团积防治。 3 抓关键防治技术(1)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对上传、种传病害的防治作用较大,可降低秋苗发病,减少菌源积累,进而推迟早春发病 15。 在重病区采用杀菌谱广、高效。 长效杀菌剂,如20%三唑酮,按种子重量的 或 33%多?酮可湿性粉剂、立克秀 2%干拌种剂等,接种子重量的 行种子处理,药效期 8090 天,对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用卫福 40%悬浮剂或适乐时 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 衣,可预防止传病害如腥黑穗病、秆黑粉病、根腐病、纹 6、关键期是中蛹期,在冀中南地区是 4 月 2025 日,1 亩用 50%辛硫磷或 50%敌敌畏 150 毫升,兑水 23 千克,喷晒细土 2025 千克搅拌均匀(以用手握成团,撒地即散为宜),顺麦垄撤施。 成虫期扫残,在小麦抽穗后,70%扬花时用菊酯类、敌敌畏等农药喷洒防治。 (5)小麦全蚀病防治。 对重病田,除轮作倒茬外,可用 15%粉锈宁,或甲基托布津 70%,每亩 2 千克于播种时沟施预防;小麦返青期用 15%粉锈宁 150 克或甲基托布津 70%100 克兑水 100 千克,用去掉喷头的喷雾器喷浇小麦茎基部。 轻病田用粉锈宁等拌种,再加上返青期喷浇,防效较好。 (6)小麦红蜘蛛防治。 一般在干旱、无水浇条件的丘陵、山区或旱薄地麦田发生较重。 可用 16%阿维菌素 60008000 倍液喷雾防治。 (7)麦叶蜂防治。 在高水肥或低洼麦田发生较量。 可用 20%氰戊菊酯、25%辛?氰(快杀灵)25003000 倍液防治。 (8)土蝗、蟋蟀防治。 在沟边、地沿等特殊环境发生重时,对临近的小麦构成威胁,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 可用 50%辛硫磷、50%敌敌畏等,每亩 150 毫升,兑水 2 千克,拌 5 千克炒香的麦鼓、豆饼、谷批干,于上午 10 时前或下午 4 时后在土蝗、蟋蟀取食高峰前撤于麦田。 密度高时,隔天再撒 1 次,或用氰戊菊酯、敌敌畏等喷雾 510 来的保护带,以控制为害。 专利查询。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
相关推荐
2、高产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该品种适宜播种期为 10 月底至 11 月上旬,不宜早于 10 月 20 日,防止年前生长过旺或出现拔节现象,以防冬季和早春冻害。 播种时要精细整地,麦子收不收关健几条沟,因此要沟沟相通,以利抗旱排涝。 2合理密植一般要求每亩基本苗 15 万左右,在不同的播期、不同茬口、不同肥力水平条件下,其适宜基本苗的范围为 14,也就是说肥力较差的田块、迟播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1、香菇菌种袋料在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 比香菇营养和商品价值更高,所以称为花香菇。 花香菇属食用菌系列的一种珍品。 高蛋白、低脂肪,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氨基酸和多种营养素,口感好,味鲜美,无污染,还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病症,并具有很高的抗病作用,称为抗癌新兵,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花香菇可以保鲜出售,也可以烘干储存,对外销和内销都十分有利。 整个生长期 68 个月,且是农闲季节,投资少,见效快
走向精深的想法。 结合你所积累的历史文化知识,针对文章第④段提到的文化交流“输出的”形式,补充两个事实论据,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颖尖紫红色。 分蘖力较强,田间生长势中等,抗倒性一般。 穗层欠整齐,短粒无芒,后期转色较好。 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 高 长 粒数 实率 千粒重 生育期 优 725短 病性鉴定为高感穗颈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 鄂北 4月中旬播种,江汉平原、鄂东5月上、中旬播种。 秧田亩播种量 1012 公斤,大田亩用种量 斤。 加强秧田管理,促进低位分蘖。 2、及时移栽
r so as to . A. play with it B. use a metal ring C. turn it into a water ball D. pour more water onto it 59. About students and teachers watched the lecture both from a special classroom and on TV.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