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优质小麦全程化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1、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大力推广优质小麦,并在小麦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 为了提高优质小麦的栽培管理水平,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现提出优质小麦全程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供农民朋友参考。 1 品种选择经过多年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现已筛选出比较适于我市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有优质强筋小麦烟农 19 和优质中筋小麦皖麦 19。 这两个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已成为我市优质小麦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已达 70 万亩以上。 因此,烟农 19 和皖麦 19 应作为我市优质小麦栽培的首选品种。 2 选种子和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在品种选定的基础上,进行种子处理,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消灭病虫为害,为 2、丰产打下基础。 具体做法是:筛除小粒、瘪粒、病粒及杂质,以提高发芽率;利用晴天,将种子摊放在草席上晒 23 天,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和害虫,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前进行药剂拌种,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75g40%甲基异柳磷50g磷酸二氢钾 50g,对水 3喷雾器均匀喷雾拌种 50闷 6 小时晾干即可播种。 方施肥,精细整地根据土壤状况与地力以及优质小麦需肥特点,按照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增施有机肥、稳氮、增磷、补钾、添微以及氮肥后移的原则(改变原来的一炮轰施氮肥方式为 50%底施、50%作追肥,且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返青期推迟到拔节期),每亩底 3、施腐熟有机肥 34 立方米、纯氮 1012氧化二磷 89化钾 1012肥 12肥 12肥 余肥料可一次性追施。 基肥施入后,要深耕(耕深 2025宜)细耙,耕匀耙透,做到地面平整,上无坷垃,下无暗垡,土质疏松,上虚下实,以提高整地质量,保证土壤墒情,给种子发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3 墒下种浇好底墒水,保好口墒,确保一播全苗。 理确定播期与播量烟农 19 和皖麦 19 均属半冬性品种,在我市的适宜播期为 10 月 515 日,亩播种量切实控制在 10下,高产田块控制在68适宜的播种期内,力争抢墒早播,有利于在冬前形成壮蘖大苗,保证足够的基本苗,为大穗足穗打下基础,搭起丰产架子。 力推广机械化半精 4、量播种技术采用机械化播种,落籽均匀,深浅一致,播量精确,大大减少“疙瘩苗”和缺苗断垄现象,保证了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且能适当加宽小麦行距,把行距由原来的 1820高到 23右,增强通风透光效果,减少病虫为害,有利于增产。 一般播深 34后镇压。 4 时查苗、补苗、疏苗对缺苗断垄的,及时催芽补种,要求在小麦二叶期前补种完;对于过密苗,应及早疏苗。 情用好冬前肥水结合浅锄,亩施土杂肥 1500烂碎秸秆 250前一般不浇水,但在土壤墒情不足时,可浇一次越冬水。 耕保墒促根下雨或浇水后,待地面干时,应及时划锄,广冬前化学除草改变原来的春季除草习惯,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推广冬前化学除草技术。 入冬前(12 5、 月 20 日)的化学除草效果优于春季,尤其是对泽漆、猪殃殃等恶性杂草的防除效果更为明显。 因为入冬前 80%的杂草已出,且草龄小,耐药性差,无遮拦,用药量少,节约生产成本。 施药期一般在小麦四叶一心。 杂草 24 叶期前后,日平均气温 5以上。 根据杂草种类选用不同除草剂:以看麦娘、野燕麦、毒麦、狗尾草等为主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每亩用 马乳油 50播娘蒿、猪殃殃、大巢菜、荠菜等为主的阔叶杂草,每亩用 75%巨星干燥悬浮剂 泽漆、麦家公、婆婆纳、繁缕等为主的杂草,每亩用 20%使它隆乳油 5060水 4050雾。 5 耕划锄从小麦返青到起身期中耕划锄 23 次,要求浅锄细耧,有利于疏松土壤,增温保墒。 控 6、防倒小麦返青后到拔节前,对群体较大(亩茎蘖数大于 100 万株)、生长过旺麦田,每亩用 15%多效唑粉剂 4050g,对水 3050行化控。 合防治病虫害在 3 月底 4 月初,每亩用 10%吡虫啉可湿粉剂 50g20%粉锈宁粉剂 50g维菌素 3050水 5060雾防治小麦蚜虫、麦蜘蛛、纹枯病、白粉病等。 施拔节肥在拔节前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 56 治病虫害防治穗蚜每亩用 10%吡虫啉可湿粉剂 50g 对水 5060治;赤霉病可在小麦扬花初期,每亩用 50%多菌灵粉剂 100150g 或 33%纹霉净粉剂50g,对水 5060雾防治。 好叶面喷肥在开花灌浆期可每亩用 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50行叶面喷肥 23 次,增产效果明显。 7 适时收获小麦在腊熟末期,麦粒千粒重达最大值,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抢收。 收获过早,千粒重降低,且籽粒品质差;收获过晚,易折秆掉穗落粒,影响产量。 不同品种要单收、单晒、单运、单储,确保品质稳定,提高其商品率。 专利查询。淮北市优质小麦全程化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滑菇的栽培管理技术讲座
菇是它的俗名,因为它的菌盖表面有层黏液,食用时黏滑,用筷子不易夹起,因此而得名。 有的省份称它为滑子蘑。 滑菇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品种与菌种品种:按出菇温度不同分:极早熟种,出菇温度 20左右,颜色浅褐。 早熟种,出菇温度 15左右,褐色。 中熟种,出菇温度 10左右,褐色。 晚熟种,出菇温度 10以下,深褐或褐色。 菌种:滑菇菌种的生产过程参考食用菌菌种生产。 要注意的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3
1 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A.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结果 《联合声明》 1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 前提仍然是 A.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通航、通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淮山薯良种-桂淮6号
1、桂淮 6 号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 2004006 号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从容县杨梅镇红石村收集到的淮山种质资源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桂中、桂南生育期 170。 茎右旋,四棱形,直径 翅明显,无刺,不带紫色,主茎长 片宽大,主茎叶片长 心形,基部呈深心形,先端急尖,叶色浅绿,平滑,较薄,蜡质层不明显,无光泽;网状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