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木耳病虫防治法内容摘要:

状:在木耳生产中,每遇到高温高湿的季节,正值木耳旺盛生长时期,很容易发生烂耳现象,俗称“流耳”。 流耳一般可使产量降低 2030,严重时会使整批耳完全绝收,耳穴腐烂后,即不再出耳,对生产危害极大。 病因:场地不适,排水不良,闷热闭气,高温高湿,日照过差,通风不良;耳片成熟时,遇持续高温高湿,光照差,通风不良;管理方法不当,浇水不及时,水质不清洁,碱性过重,温差过大,采收后立即浇水;病害侵食。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选好耳场,并适当提早接种时间,出耳期间及时清理耳场,710 天在耳场喷一次波耳多液,注意水质酸碱度,在中午闷热的天气下浇水,及时采收,出现烂耳 霉素和青霉素洒。 螨类。 受害状:螨类取食食用菌菌丝原基或子实体,使菌丝断裂老化,严重时,可将菌丝全部吃光,或使子实体不能正常形成,形成耳基但是不开片等。 防治方法:螨类生长繁殖与各类杂菌关系密切,所以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污染源,这是防治的关键,要即使处理杂菌袋和培养时间长,长出子实体的菌种瓶等,以避免引诱长头螨等生长繁殖。 菌种瓶的棉塞一定要塞紧,或在棉塞上包一层牛皮纸,以免害螨爬入瓶内;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菌种是否带螨,以免蔓延危害;若已发现螨虫,可以用磷化铝熏蒸杀螨,或用 油30004000 倍害通杀喷雾杀螨(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禁用)。 或用 25喹硫磷15002000 倍喷雾,但是该药奇臭,慎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