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木耳病虫防治法内容摘要:
状:在木耳生产中,每遇到高温高湿的季节,正值木耳旺盛生长时期,很容易发生烂耳现象,俗称“流耳”。 流耳一般可使产量降低 2030,严重时会使整批耳完全绝收,耳穴腐烂后,即不再出耳,对生产危害极大。 病因:场地不适,排水不良,闷热闭气,高温高湿,日照过差,通风不良;耳片成熟时,遇持续高温高湿,光照差,通风不良;管理方法不当,浇水不及时,水质不清洁,碱性过重,温差过大,采收后立即浇水;病害侵食。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选好耳场,并适当提早接种时间,出耳期间及时清理耳场,710 天在耳场喷一次波耳多液,注意水质酸碱度,在中午闷热的天气下浇水,及时采收,出现烂耳 霉素和青霉素洒。 螨类。 受害状:螨类取食食用菌菌丝原基或子实体,使菌丝断裂老化,严重时,可将菌丝全部吃光,或使子实体不能正常形成,形成耳基但是不开片等。 防治方法:螨类生长繁殖与各类杂菌关系密切,所以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污染源,这是防治的关键,要即使处理杂菌袋和培养时间长,长出子实体的菌种瓶等,以避免引诱长头螨等生长繁殖。 菌种瓶的棉塞一定要塞紧,或在棉塞上包一层牛皮纸,以免害螨爬入瓶内;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菌种是否带螨,以免蔓延危害;若已发现螨虫,可以用磷化铝熏蒸杀螨,或用 油30004000 倍害通杀喷雾杀螨(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禁用)。 或用 25喹硫磷15002000 倍喷雾,但是该药奇臭,慎用。 专利查询。黄背木耳病虫防治法
相关推荐
1、桂淮 6 号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 2004006 号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从容县杨梅镇红石村收集到的淮山种质资源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桂中、桂南生育期 170。 茎右旋,四棱形,直径 翅明显,无刺,不带紫色,主茎长 片宽大,主茎叶片长 心形,基部呈深心形,先端急尖,叶色浅绿,平滑,较薄,蜡质层不明显,无光泽;网状叶脉
1、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大力推广优质小麦,并在小麦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 为了提高优质小麦的栽培管理水平,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现提出优质小麦全程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供农民朋友参考。 1 品种选择经过多年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现已筛选出比较适于我市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有优质强筋小麦烟农 19 和优质中筋小麦皖麦 19。 这两个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
1、产工艺:配料、配料:配料最关键的要求是把不同成分的原料混合均匀,干湿料搅拌均匀,使每盘培养基的营养比例均匀,含水量达 60%。 2、灭菌:滑子菇培养基的灭菌方式主要有两种:蒸袋和蒸散料。 全县各区域的生产户绝大多数都在沿袭这两种方式,但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在选择上应加以注意。 蒸袋灭菌的优点在于一次性灭菌量大,省工省时,劳动量集中;缺点在于蒸袋的灭菌设备要求较高,必须和灭菌量相匹配。
号水稻栽培要点淮优粳 2 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该品种全生育期 152 天左右,适合在我省淮北地区作麦茬稻种植;茎秆韧性好,基部节间短,抗倒性强;高抗条纹叶枯病,易感胡麻斑病;亩产量稳定在 550 公斤左右;稻米各项指标达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 稀播稀插每亩秧田落干谷量不超过 40 公斤,秧龄不超过 35 天,确保稀播育壮秧。 移栽行距放宽到 27 厘米,穴距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