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品种选择按市场需求、生产目标和气候条件选择如农大 108,郑单 958,鲁单 981,浚单22,登海 9 号,农大 3138,高油 115,豫玉 22 等适合本区域大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 2、种子处理种子精选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机械或人工选粒,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 种子的纯度不低于 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 85%,含水量不高于 13%。 种子处理用玉米专用种衣剂如农大 19 号等进行包衣,可有效控制玉米苗期病害、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一般 1 公斤种衣剂拌种 50 公斤,用种衣剂处理时要充分搅动、拌匀,使种衣剂在玉米种 2、子外层形成一均匀薄膜。 种子包衣处理在播种前35 天进行,等种子外层药膜(种衣膜)固化变硬后再进行播种。 3、种植方式黄淮海夏玉米一般多采用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轮作制,生产上常见两种种植方式:冬小麦夏玉米两茬平播冬小麦在 5 月底到 6 月中旬收获,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夏玉米,玉米在 9 月底10 月初收获,10 月初到 10 月中旬播种冬小麦。 冬小麦套播玉米冬小麦套播玉米一般采用带状种植,三行小麦,一行玉米,小麦行距 15 厘米,玉米预留行 30 厘米,种植带宽 60 厘米(小麦 30 厘米+玉米 30 厘米)或 68 行小麦,二行玉米,带宽 150 厘米(小麦 100 厘米+玉米 50 厘米),也可 3、以根据使用的机具和种植习惯灵活调整带宽。 冬小麦播种与收获期同两茬平播,玉米播种期在冬小麦收获前 720 天为宜,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共生期不宜太长。 4、玉米地块的选择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一般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排方便的沙壤土更利于玉米生长,容易获得高产优质。 5、夏播玉米的耕作整地平播玉米(覆盖免耕、旋耕)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茬平播条件下,应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在联合收割机收小麦后,进行小麦秸秆粉碎,然后用玉米免耕播种机立即进行播种,也可以用畜力播种机进行播种或人工点播。 带状耕作(套种带、间作带)窄带套种一般不需耕作整地,宽带套种根据需要进行土壤耕作或免耕播种。 耕地时一般用小型机具旋耕即可。 6、 4、玉米播种播种期套玉米:套玉米播种期早晚根据小麦群体的大小、长势而定,小麦群体大、长势好要晚播,群体小、长势差、苗弱的田块可适当早播。 一般在麦收前 720天进行播种,以收小麦时不损伤玉米苗及麦收后管理方便为准。 种期越早越好,可采取免耕直播方式,收小麦后在麦垄中直接播种玉米。 为了抢时间早播种,在干旱年份可以先播种,后浇水。 注意在播种后要进行适当镇压,把播种沟上土块弄碎、弄平,利于达到苗全、苗齐。 鲜食或作罐头用甜玉米和糯玉米的播种期需根据供应市场和加工时间而定,应分期播种。 同时要注意隔离,一般要远离普通玉米田 300400 米,防止串粉,降低甜玉米和糯玉米品质。 播种方法机械条播: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 5、,播前要认真调整播种机的下籽量和落粒均匀度,控制好开沟器的播种深度,做到播深一致,落粒均匀,防止因排种装置堵塞而出现的缺苗断垄现象。 机械精量点播:使用精量点播机进行点播,每穴 12 粒。 人工点播:每穴播种 23 粒,注意保持株距、行距一致,同时保持播种深度的一致性。 种植密度夏播玉米留苗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在 38005500 株/亩范围,叶片平展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品种要密。 播种量计划留苗数留苗保险系数千粒重(克)播种量(公斤/亩)=10001000发芽率(注:留苗保险系数为定苗时每留一株玉米需要播种长出的苗数)算出每亩播种量后,还要根据气候、土壤墒情和整地质量等影响因素适当增减。 一般条播 6、3斤/亩,点播 公斤/亩,机械化精量点播 1斤/亩。 随着种子质量的提高和机械性能的改善,播种量趋于少量单粒精播。 播种质量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一般 35 厘米为宜,土壤干旱而又没水浇条件时,可以采用深播浅盖加镇压的方法,使种子处在湿润的土层,确保种子萌发出苗。 播种质量好坏对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消灭大小苗作用非常重要。 高产玉米田要特别注意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时要力争做到播深一致,落粒均匀一致,覆土均匀一致。 不能有漏播和缺苗断垄现象。 7、田间管理及时补苗、间苗、定苗提高播种质量,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是夏玉米高产的基础。 生产中如遇特殊情况缺苗断垄严重,要及时补苗。 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 7、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 移栽时从田间选取稍大一些幼苗,用移苗器带土移栽,移栽后立即浇水,保证成活率。 间苗在 34 叶期进行,定苗在 56 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 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方可在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 为了减少劳动用工,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 灌溉播种期灌溉:套播玉米在播种前要浇一次水,既有利于小麦灌浆,又有利于玉米出苗。 麦茬平播玉米播种时遇干旱,要进行造墒灌溉,每亩 2030 量条件较好地区,采取先浇水后播种,利于保证播种质量;热量资源紧张地区,可以采用先播种、后浇水 8、的方法,能够争取 34 天时间。 为了节约灌溉用水,可采用隔行灌水或播种沟灌水方式。 在正常降雨年份,降雨量能够满足夏玉米水分需要,不需进行灌溉。 但在一些年份,需要在夏玉米生长关键时期补水灌溉。 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一段时间,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对水肥反应非常敏感,如果遇旱应及时灌溉,每次灌水 3040 立方米/亩左右。 华北地区秋旱频繁,应根据情况进行灌溉。 中耕玉米是中耕作物,其根系对土壤空气反应敏感,通过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夏玉米生长发育。 夏玉米田一般中耕 2 次,定苗时锄一次,10 叶展时锄一次,人工或机械锄地。 用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的田块或秸秆覆盖的玉米田,可在拔节后到 10 9、 叶展时进行一次中耕松土。 施肥夏播玉米一般不施有机肥,可利用冬小麦有机肥的后效。 夏玉米化肥用量每亩施纯 2 公斤, 公斤,0 公斤。 在缺锌土壤每亩施斤。 磷肥、钾肥全部基施,氮肥分期施。 使用玉米专用长效控释肥时在播种时一次底施。 基肥和种肥:全部磷肥、钾肥及 40%的氮肥做为基、种肥在播种时施入,或播种后在播种沟一侧施入。 施肥深度一般在 5 厘米以下,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种子与肥料接触发生烧苗现象。 追肥:总氮量的 60%氮肥在 10 叶展到大喇叭口期在根际施入。 化学除草播后处理: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 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75+75 毫升),兑水 50 公斤进行封闭式喷雾,可在地面形成一 10、层药膜,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药效在一月以上。 苗期发现点片杂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用 4%玉农乐(烟嘧磺隆)100 毫升/亩防除单双子叶杂草,2,4D、百草敌、宝收(阔叶散)等防除阔叶草。 中后期如果杂草发生不严重,没有必要进行除草;如果杂草较多,利用机械除草或用有效量 2040 克/亩克芜踪进行定向保护喷雾。 防止倒伏结合中耕利用人工或机械培土,防止倒伏。 或喷施人工生长调节剂壮秆防倒,化控药剂如生根粉、达尔丰等一般用做种子处理或在拔节前喷施。 8、主要病虫害防治玉米主要病害防治:夏玉米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花叶病毒病,粗缩病,黑粉病,青枯病等,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虫害防治:夏玉米主要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应加强预测预报,根据虫情和历年发生规律,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9、适时收获当夏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基部黑层出现,乳线消失时,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进行收获。 早收获(未成熟)对玉米产量、品质都不利。 早收玉米籽粒不饱满,含水量较高,容重低,商品品质差,同时,早收获玉米籽粒产量降幅达 10%以上。 如果为下一茬作物腾地必需早收获时,可连秆收获,12 周后再掰果穗,可促使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运转,利查询。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淮优粳2号水稻栽培要点
号水稻栽培要点淮优粳 2 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该品种全生育期 152 天左右,适合在我省淮北地区作麦茬稻种植;茎秆韧性好,基部节间短,抗倒性强;高抗条纹叶枯病,易感胡麻斑病;亩产量稳定在 550 公斤左右;稻米各项指标达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 稀播稀插每亩秧田落干谷量不超过 40 公斤,秧龄不超过 35 天,确保稀播育壮秧。 移栽行距放宽到 27 厘米,穴距 20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第2次月考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 ”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 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 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 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 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01机械能同步试题2
能转化为 能;皮球撞击地面发生形变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皮球形变逐渐减小直至恢复原状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皮球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 ***28.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过近地点 时, 能最大,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 ***29.若不计空气阻力,乒乓球在由桌面弹起上升的过程中( )。 [][来源 :学科 网 ] A.动能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