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内容摘要:

1、、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机插秧苗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 机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秧苗育成后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 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 58 28 2中宽度与厚度最关键,若宽度大于 28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引起漏插,不足28样会导致漏插;秧块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植伤加重,影响栽插质量。 在软盘育秧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硬盘或软盘来保证秧块的标准尺寸。 双膜育秧则在栽插起秧时,通过切块来保证标准尺寸。 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单季稻及中稻一般秧龄为 1520 天,早 2、稻育秧由于积温偏低,秧龄适当延长。 但无论秧龄如何变化,一般都在 龄内移栽。 秧苗素质的好坏应以秧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两方面来衡量,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观察秧苗的形态特征来判断。 壮秧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 其中茎基粗扁是评价壮秧的重要指标,俗称“扁蒲秧”。 适合机械化插秧的秧苗,除了个体健壮外,还要求秧苗群体质量均衡,常规粳稻育秧要求每平方厘米成苗 ,杂交稻成苗 ,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量多,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 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亦称毯状秧苗。 二、育秧准备(一)床土准备1床土选择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和无污染的壤土。 适宜作 3、床土的一是菜园土;二是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三是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 2床土用量每亩大田一般需备营养细土 100床土,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25盖籽土。 3床土培肥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壤,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 其它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用草木灰)以及 25氮、磷、钾复合肥 600硫酸铵30磷酸钙 40化钾 5无机肥。 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 100土匀拌 秧壮秧剂。 取土地块 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 (适宜 为 施后连续机旋耕 23 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 4、膜至床土熟化。 4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为 10%细土手捏成团,落地即散时,进行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 5中 24径的土粒达 60以上。 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在早稻育秧及倒春寒多发地区,为防止发生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每立方米床土施用 65敌克松 50水 1000进行消毒。 冬前未能提前培肥的,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筛细土,在秧苗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 确实需要培肥的,至少于播种前 30 天进行。 兑肥时要充分拌匀,确保土肥充分交融,拌肥过筛后一定要盖膜堆闷促进腐熟。 禁止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 (二)灌分开,背风向阳, 5、邻近大田的熟地作秧田。 秧田、大田比例宜为 1:8000,一般每亩大田需秧池田 7方米。 播前 10 天精做秧板,苗床宽 度视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秧板之间留宽 20 20排水沟兼管理通道。 秧池外围沟深 50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 15好平水缺。 为使秧板面平整,可先上水进行平整,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种前两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实,秧板沉实不陷脚;平,板面平整无高低;光,板面先残茬杂物;直,秧板整齐沟边垂直。 (三)秧盘或有孔地膜准备进行软盘育秧时,每亩大田一般要准备 25 张左右软盘,采用机械育秧流水线需备足硬盘,用于脱盘周转。 采用双膜育秧,一般 6、育每亩大田所需的秧应备足幅宽 地膜 秧前需要事先对地膜进行打孔,即将地膜整齐地卷在长、宽、厚分别为 155木板上,然后划线冲孔。 孔距一般为 径 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大量秧根穿孔下扎,增加起秧难度。 (四)其它材料准备1覆膜每亩机插大田需准备 2m 宽覆盖用农膜 4m。 早稻育秧以及春季气温较低,特别是倒春寒多发地区,应采用拱棚增温育秧,为此需备足竹片等拱棚用料。 2稻草每 1m 秧板,需准备无病稻麦秸秆约 相应面积的无纺布、芦苇秆或细竹竿 78m,用于覆膜后盖草遮阳、保温、防灼。 3木条、切刀双膜育秧过程中,为了保证床土的标准厚度,需备长约 20 木条 4 根。 切刀 12 把,用于栽前切块起秧。 (五 7、)种子准备1大田用种量与播种密度杂交稻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为 l规粳稻 膜育秧由于起秧栽插时要切块除边,用种量略高于软盘育秧。 为适应机械栽插的要求,机插育秧的播种量相对较高,一般杂交稻每盘芽谷的播量为 80规粳稻的芽谷播量为 120150g。 播量过大或过小均不利培育合格的机插秧苗。 确定适宜落谷密度最基本的原则是均匀、盘根,即参照大田栽插的每穴苗数,在确保播种均匀与秧苗根系能够盘结的前提下,根据品种气候等因素可适当降低播量,以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龄弹性。 适宜播量的计算公式为:干种播种量(g)=实际成苗数(发芽率成苗率1000)千粒重。 以发芽率 97、千粒重为 26g 的杂交稻为倒,高密度育秧条件下 8、的成苗率大致为 85。 一般要求杂交稻每平方厘米最终成苗 ,若按 计,则每盘 1624 平方厘米成苗数为 2436 株,折算芽谷播量约 般情况下,早稻育秧的播量可以在 80范围内适当增加,而中、晚稻的播量则可适当降低。 2种子处理(1)确定播期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播种密度高,二是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 2薄土层中交织生长,因而秧龄弹性小,必须根据茬口安排,按照 20 天左右的秧龄推算播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 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和机手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安排好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浸种,顺次播种,确保秧苗适龄移栽。 )精选种子尽可能选用标准的商品种子,普通种子在浸种 9、前要做好晒种、脱芒、选种和发芽试验等工作,其发芽率要求在 90以上,发芽势在 85以上。 采用传统盐水法选种时,水液比重为 新鲜鸡蛋放入盐水中,浮出水面面积为 2 分硬币大小即可)除谷壳外盐份,以防影响发芽,洗后晒干备用或直接浸种。 杂交稻一般采用风选法选种。 选种前先将种子日晒 1,再用低风量扬去空瘪粒,确保种子均匀饱满,发芽势强。 (3)药剂浸种浸种时选用使百克或沲保克 1 支(2吡虫啉 水 6种时间长短随气温而定,一般粳稻需浸足 80日(3 天左右),籼稻 60日(2 天左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4)催芽催芽技术要求“快、齐、匀、壮”。 “快”是指 10、两天内催好芽;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 85以上“匀”是指芽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长、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根据种子生长萌发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催芽可以分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摊晾炼芽 3 个阶段。 一是高温破胸。 自稻谷上堆至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称为破胸阶段。 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 38C 的温度上限内,温度愈高,种子的生理活动愈旺盛,破胸也愈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愈慢,且不整齐。 一般上堆后的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 二是适温催芽。 自稻种破胸至幼芽长到播种要求时为 11、催芽阶段。 双膜手播育秧催芽标准为:根长达稻谷 3/1,芽长为 5/1,若采用机播,90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 湿长芽,干长根,控制根芽长度主要是通过调节稻谷水分来实现,同时要及时调节谷堆温度,使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 25以保证根、芽协调生长,根芽粗壮。 三是摊晾炼芽。 为了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播种均匀度,催芽后还应摊晾炼芽。 一般在谷芽催好后,置室内摊晾 4种子水分适宜,不粘手即可播种。 三、软盘育秧技术(一)操作方法1顺次铺盘秧板上平铺软盘;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每块秧板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2匀铺床土铺撤准备好的床土,土层厚度 12、为 薄均匀,土面平整。 3补水保墒播种前一天,灌平沟水,待床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亦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要求播种时土壤含水率达 85可结合播种前浇底水,用 65敌克松与水配制成 1:10001:1500 的药液,对床土进行喷浇消。 4精量播种播种时按盘称种。 一般常规粳稻每盘均匀播破胸露白芽谷 120交稻播干谷 80确保播种均匀,可以 4为一组进行播种,播种时要做到分次细播,力求均匀。 5匀撒覆土播种后均匀撒盖覆土,覆土厚度为 盖没芽谷为宜,不能过厚。 注意使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 盖籽土撒好后不可再洒水,以防止表土板结影响出苗。 6封膜保墒覆土后,灌平沟水,弥补秧板水分不足 13、,湿润秧板后迅速排放,并沿秧板四周整好盘边,保证秧块尺寸。 般要求温度在 2835,湿度在 90以上。 为此,播种覆土后,要封膜盖草,控温保湿促齐苗。 封膜前在板面每隔 50一根细芦苇或铺一薄层麦秸草,以防农膜粘贴床土导致闷种。 盖好农膜,须将四周封严封实,农膜上铺盖一层稻草,厚度以看不见农膜为宜,预防晴天中午高温灼伤幼芽。 对气温较低的早春育秧或倒春寒多发地区,要在封膜的基础上搭建拱棚增温育秧。 拱棚高约 膜后四周要封严压实。 (二)机械化育秧播种盘式育秧也可采用机械播种。 水稻育秧播种机可以分别进行铺土、播种、覆土等作业,而播种流水线则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 4 道工序的作业。 机械播种的效率 14、高,质量好。 目前,生产中使用较多的育秧播种机械,主要包括手推式播种机、手摇式播种机、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等。 它们的基本原理相同,在排种方式上,主要分为带状排种和窝眼式排种两种。 采用带状排种机构的播种机,作业效率高,但在低播量的情况下,播种的均匀度不理想。 而窝眼式播种基本解决了低播量条件下的均匀性问题,但作业效率相对较低。 采用机械播种时,要准备适宜数量的硬塑盘作为托盘周转。 播前要调试好播种机,使盘内底土厚度稳定在 2确调整好播种量,使每盘芽谷播量稳定在预先确定的适宜范围;覆土厚度 看不见芽谷为宜;洒水量控制在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覆土后 10 分钟内盘面干土应自然吸湿无干土面。 播种结束后可在田间脱去硬盘,置软盘于秧板上,也可在室内叠盘增温出芽后,移至秧田进行脱盘。 此时软盘仍需在秧板上横排两行、依次平铺,做到紧密整齐,底盘与床面结合。 四、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