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内容摘要:

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原有的文化并不是消失而是其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如服饰、饮食等方面的习惯等,故 D 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每 小题 20 分,共 60 分 ) 9. (2020沈阳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 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 坞堡主又称宗主,农民与堡主结 成牢固的依附关系。 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的合法性。 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 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报户籍, “ 五十、三十家为一户 ” ,借此逃避赋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4 分 ) (2)该制度的推行有什么危害。 (10 分 ) (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关系。 (6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力。 第 (1)问通过阅读材料,可直接得出。 第 (2)问需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其危害。 第 (3)问是要回答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即宗主督护制和改革的关系。 答案: (1)宗主督护制。 (4 分 ) (2)剥削农民,隐报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10分 ) (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出现统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6 分 )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齐鲁书社 )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