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明天种业新推水稻良种内容摘要:
1、粳 44 原名“宁 4009”,属早熟晚粳稻品种,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南粳 38 系统选育,于 2004 年育成,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20052006 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量 斤,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 斤,较对照增产 每亩有效穗 19 万左右,每穗实粒数 130 粒左右,结实率 90%左右,千粒重 25 克左右。 株高 10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 158 天左右。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浅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 20052006 年田间种植鉴定结果抗条纹叶枯病。 品质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 2006 年检 2、测,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 垩白度 胶稠度 米,米质理化指标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适口性好。 徐稻 4 号该品种系江苏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抗中粳稻新品种,2004 年3 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 2006 年通过江苏省引种审定。 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授权公告为:品种全生育期 145155 天,株高 95厘米,株型集散适中,茎秆弹性好,耐肥抗倒性强,叶色较深,剑叶挺举,生长整齐清秀,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高,一般亩成穗 20 万22 万,每穗总粒数130 粒左右,结实率 90%以上,千粒重 26 克,后期转色好,籽粒饱满,熟相好。 2003 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测试:糙米率 12 项理化指 3、标有 9 项达一级米标准,1 项达二级米标准。 米质较好,食味和口感均佳。 经中国水稻所抗性鉴定:中抗苗瘟,抗穗颈、白叶枯病,纹枯病轻。 大面积种植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 连粳 4 号连粳 4 号是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系,经连续两年多点试验,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好,尤其高抗条纹叶枯病,已申请国家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由江苏明天种业永久独占实施许可。 该品系在淮北地区全生育期 155 天左右,比镇稻 88 晚 3 天,株高 100 厘米左右,株型集散适中,叶姿挺,群体整齐度好,熟期转色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 22 万,每穗总粒数 实率 90%左右,千粒重 26 克,抗倒性强。 出糙率 垩白度 胶稠度 85%,米质优。 抗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轻。 2003 年试种平均亩产量 658 公斤,高产田达 702 公斤,比对照早丰九号增产 2004 年参加省中熟中粳预试,平均亩产量 斤,比对照镇稻88 增产 列第一。 专利查询。江苏明天种业新推水稻良种
相关推荐
看说明书或品种简介。 优质稻种均有说明书或品种简介,其内容包括种植茬口,适宜种植地域全生育期,分蘖指标等。 无说明书及品种简介者,最好不要购买,以防上当受骗。 2 看合格证。 优质稻种均有检验合格证,其上标示检验日期、检验员编号、专用印章等。 无检验合格证者,均为伪劣种。 3 看包装。 一般由县以上专业种子公司(站)经销的种子,外包装都比较规范。 如袋内所装稻种数量产地及联系电话等均标示明确。
1、大农户在播种麦子前,做一下麦种发芽率试验,就能鉴别麦种的质量,确定其能不能作为种子,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损失。 下面介绍几种适宜农户使用的测定麦种发芽率的方法。 一、土壤测定法取麦种两份,每份 100 粒。 选择肥沃疏松保水性能好的土壤,翻土整平 30 平方厘米,开两条小沟,沟深约 3 厘米,把 2 份麦种分别较均匀地播入两条沟内,盖好土。 7 天后刨出麦种,就能算出出芽率。 二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简易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温州粮油食品厂参照国内外流行工艺,经多次试验,摸索出一条投资少,设备简单,便于一般食品单位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 原料配方 大豆或低温脱脂豆粕、食用级盐酸、食用纯碱。 加工设备 石磨、砂轮磨或钢磨均可,罐、木桶若干支。 布袋:涤纶布 758#或丙纶布 682布 6625 均可做袋,尺寸大小视产量而定。 精密 纸,规格 艺流程 浸泡水磨生豆浆分离调整
1、种新作物从外表看酷似大蒜,但其鳞茎却有着像葱头那样的旋涡状组织,并同时兼备葱头和大蒜两种辛香料的味道。 葱头与大蒜虽同属大葱科植物,但由于葱头中没有大蒜粘性,两者为种间隔离的“远亲”植物,因而,此次培育成功的这种植物在世界上尚是首创。 淮糯 12 号原名“淮 970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9516/淮 9508,于 2002 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糯稻品种。
③认真学习有关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④增强维权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因素 除了这类商家的促销外还 有 ①广告的宣传;②熟人的推荐;③街头的流行;④ 品牌效应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2020 年 6 月 7 日人民网报道: 惠普深陷“质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