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玉米追肥,浇水五误区内容摘要:
2、的先决条件。 但使用不当,也只是有害而无利。 春播玉米从拔节期开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孕穗到抽穗达到盛期,开花到灌浆期又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 孕穗到灌浆期是需水肥最多的时期,栽培上要实行“三追肥,三浇水,三中耕”。 在拔节开始后进行第一次穴追肥,并适时中耕。 在孕穗开始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并中耕。 在灌浆时进行第三次穴追肥,这三次追肥总量以不超过 30 公斤为宜。 各次追肥量可掌握前轻中重后轻的原则:拔节期为施肥总量的 30%,孕穗期为施肥总量的 60%,灌浆期为施肥总量的 10%。 追肥以尿素为宜。 误区四:重视氮磷钾,轻视微肥微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就拿锌肥来说,玉米对它的反应很敏感。 有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锌肥,穗粒数可增加 5080 粒,千粒重可增加 1530克,秃尖率减少 50%左右,每亩增产 8%15%。 误区五:抽穗后用不着追肥、中耕玉米抽穗后,有不少地块由于基肥施用不足或质量不高,追肥效力又已耗尽,土壤中的营养已经满足不了玉米的生长需要。 这就急需酌施一些速效性的氮磷肥,以防早衰,促进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 这次“攻籽肥”要早施,穴施,适量施。 要改变那种“立了秋挂锄钩,消消闲闲等秋收”的旧做法,要浅锄,勤锄,经常保持活地皮。 专利查询。介绍玉米追肥,浇水五误区
相关推荐
,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 12 品味语句 (1)“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2)“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 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3)写暴风雨一段“一早上。 天就阴沉下来。 „„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
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 正的“格”。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苗长叶生根,促苗情转化升级。 特别是浇过水的及有板结的或镇压过的麦田,一定要早中耕。 中耕要求做到细和浅两字,切忌压苗和伤根。 适时冬浇冬浇是广大贫水地区麦田最重要的一次灌溉,也是小麦增产增收的主要技术措施。 冬浇地发暖,地不板,抗春旱,可灭病除虫,能化坷垃促秸秆腐烂,冬浇也能保苗安全越冬。 适宜冬浇时间大致在 12 月上旬。 即:不冻不消,冬浇显早;夜冻昼消,冬浇最好;只冻不消,冬浇晚了。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审定编号:豫审棉 2006011特征特性:春棉杂交品种。 (河南中部地区)全生育期 131 天,苗期长势好,后期生长稳健。 株高 分,植株塔形,株形较为松散,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结铃性强,铃卵圆形,中等偏大。 单株平均果枝 ,单株结铃28 个,单铃重 分 籽指 前花率 90%以上,吐絮畅,纤维洁白,绒长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