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高产的五步内容摘要:
1、针菇是低温菌种,适于冬初和冬末春初棚内栽培。 一、选料配料: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无结块、无害虫的棉籽壳 100 公斤,用前在阳光下暴晒 2 天,白糖 1 公斤,熟石灰 1 公斤,麦麸 1 公斤,水 150 公斤。 把上述培养料混匀,加水搅拌均匀,然后闷半小时,再进行播种。 所用工具必须冲洗干净,凡盛过酱油、醋的工具忌用。 二、精细播种:播前选优质菌种掰成小块,分三层播种,最低层和中层各用菌种 1/5,最上面用菌种 3/5。 播种时先打深洞,底层洞深 6 厘米,中层洞深 3 厘米,洞距 20米。 播上菌种盖上培养料,使培养料中间高四周低呈龟背形,然后在料面上用塑料薄膜盖严。 三、科学管理1、菌丝体生长阶段 2、管理。 播种后 10 天内如有个别地方菌种未萌动,可洒石灰水促进萌动,播后在大棚上或阳畦上加盖草帘保温。 在 7件下,15 天左右菌丝就长满整个畦面,30 天左右菌丝就深入到料面下 5 厘米左右,40 天就可以揭膜通风催蕾,这时要保持 80%以上的高湿环境,每天揭膜通风 10 分钟,促使菌床由灰白色转为雪白色。 当菌床呈雪白色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时,要立即进行催蕾,方法是将培养料上的地膜支高 10米,使空气湿度达到 80%以上,每天通风 2,每次 20 分钟,这样连续进行一个星期,即产生大量菇蕾。 出菇前要保持菌床湿润,但不能有积水,以免积水烂菇,温度控制在 10并避直射光。 2、出菇后管理。 当金针菇长到 3、 1米时,去掉料面上的地膜,保持湿度在90%以上,大棚每天通气 1,每次 20 分钟。 下。 中期在栽培床上支一层细纱布,这样浇水喷在纱布上,可避免水流冲刷幼菇,同时又可避直射日光,以加快幼菇生长,此期温度应保持 5四、适时采收:当菌柄长而不开伞、颜色呈淡乳白色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一手轻握菇丛从根部摘下。 采收后清理床面卫生,喷水后覆盖薄膜。 连续数天喷水待下茬菇长出。 五、菌糠还田:栽培过金针菇后的菌糠中还有较高的有机物及氮、磷、钾等营养素。 菌糠还田,可减少蔬菜栽培的化肥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金针菇栽培结束后,把菌糠从袋中倒出,敲碎,均匀地撒在土表,通过翻耕使菌糠与表土充分混合,然后整畦准备下一茬蔬菜的栽培。 专利查询。金针菇高产的五步
相关推荐
、采收及时采收,清除杂质,要求菌盖直径为 米,柄长 15 厘米,菇体洁白完整。 二、预煮预煮液采用 5%7%的盐水,用柠檬酸将 调至 沸后将菇体倒入并翻动,菇水比例为 12,4 分钟后将金针菇捞出,用流动水快速冷却,待温度降为 15以下时,捞出沥干水分。 三、腌渍分为高盐处理法和低盐处理法。 高盐处理法适用于高温季节,用盐量占菇重的 50%。 方法:先在缸底撒 23 厘米厚的食盐
1、金针菇栽培中危害严重,发生较普遍,它是由假单胞菌引起的病害。 症状: 锈斑病主要发生在金针菇的菌盖及子实体上。 受害初期病部表现为针头状的锈色斑点,后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 病斑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大锈斑。 发生严重时,一个子实体的菌盖上可有数十个锈斑点。 病原: 锈斑病是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病害。 荧光假单孢细菌 与平菇褐色斑点病的细菌相似或相同。 发病特点:
1、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益于脑细胞的发育,又称增智菇。 金针菇还具有抗癌、降血脂、保肝、防治溃疡病等功能,国际市场上又被誉为“超级保健食品”。 所以,金针菇既是美味食品,又是保健食品。 但金针菇收获后其生命活动仍在进行,不耐贮藏,常温下 3 天菇体即软化,菌柄基部变褐,并有臭味放出,降低了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为延长金针菇的保质期,有必要掌握金针菇的贮藏技术。
.白蚁只有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 22.下列根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为了利用声音来进行大量的闲聊,必须通过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 B.要从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 中剔除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份,需要我们人类长期的富有耐心的观察。 C.蝙蝠用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来代替眼睛的扫视,目的是用来准确无误地发现小昆虫。
1、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34,最适温度 23左右;子实体分化要求的温度为 1015,最适宜温度为 1213,原基可在 1020的范围生长,超过 23,形成的原基会萎缩消失。 子实体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为 520,最适温度为 812,子实体发生后在 4下的冷风短期抑制处理,可使金针菇发生整齐,菇形圆整。 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 6068,实践证明,根据培养料质地不同,适当增加培养料的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