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述?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 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 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 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 2、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粗纤维达 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二、生物学特性?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 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 3、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 有人在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2)子实体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 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 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 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 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 5 厘米,直径 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下部为革质,表面 4、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1)营养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 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 ?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 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 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 201 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 为好。 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 5、在培养中应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 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温度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 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 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 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子实体分化在 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 810。 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 同时,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3)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 65%70%,低于 60%菌丝生长不良,高于 70%培养料中氧气减少,影响 6、菌丝正常生长。 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在 85%左右。 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 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病虫害。 ?(4)空气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 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 ,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5)光线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 以食菌柄为主的金针菇, 7、在其培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6)酸碱度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 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 6。 ?三、栽培技术与管理?金针菇栽培方法有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两种。 ?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 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1)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 730,最佳 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 318,以 1213生长最好。 温度低于 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气温选择。 南方以晚秋,北 8、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 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江南诸省通常以 1011 月间接种,经过 1个月左右发菌培养,到 1112 月间进入出菇。 高海拔气温较低的山区和长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 9月接种,11 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接种,加温发菌春季长菇。 低海拔的平川地区,应适当推迟接种。 为了解决夏季金针菇市场需求,可以利用冷库生产金针菇。 ?(2)栽培场所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 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 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 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 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 9、3)原料配比?棉籽壳 100公斤、麦麸 20公斤、玉米面 5公斤、石膏粉 2公斤、过磷酸钙 糖 1公斤。 ?玉米芯(粉碎)75 公斤、麦麸 20公斤、玉米面 膏粉 2公斤、黄豆面 磷酸钙 1公斤、白糖 1公斤。 ?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 ?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 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 65%左右,再闷 24 小时,即可装袋。 ?(4)装袋灭菌选用宽 1517 厘米、长 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 1517 厘米宽、55 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 装袋时 10、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 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5)接种培菌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 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 10毫升、高锰酸钾 5克进行灭菌 30分钟。 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 克/瓶)可接 2530 袋。 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 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在 2025室温下生长约 4050 天即可满袋。 9 月中旬接种,大部分 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 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6)出菇管理袋栽金针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五种:?满袋装料,套袋出菇。 ?满袋装 11、料,套袋倒卧出菇。 ?半袋装料,盖纸站立出菇。 ?半袋装料,披膜倒卧出菇。 ?中间装料,倒卧两头披膜出菇。 ?全期发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为解开袋口翻卷袋口堆袋披膜通风保湿催蕾掀膜通风 1天披膜促柄伸长采收搔菌灌水保温保湿催蕾。 管理方法同前,直至收获 4茬菇。 ?半期发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内,菌丝发满半袋后,两端即有幼菇形成,此时应及时按全期发菌的管理方法将菌袋移入栽培场。 ?堆袋披膜。 堆袋披膜是近年来在生产中探索出的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场地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金针菇质量。 具体方法是将两端袋口解开,将料面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面。 可根据袋的长短决定一端解口或两端解口,一端解口摆放方法是将两个袋底 12、部相对平放在一起,高度以 56 袋为宜,长度不限。 在出菇场内地面及四周喷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菌袋。 此法保温保湿良好,后期又可积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长。 ?保湿通风催蕾。 披膜后保持膜内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 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风 30分钟,约 710 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掀膜通风抑制。 当柄长到 35 厘米时要进行降湿降温抑制。 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面洒水,掀去塑料膜,通风换气,冬天保持 2天,春秋保持 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培育优质菇。 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 13、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制在 68。 ?气相对湿度 85%90%。 ?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散乱。 ?度达 促使菌柄伸长,超过 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 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 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 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 ?一般温度在 1015条件下,进入速生期 57 天菇柄可从 3厘米长到 1215 厘米,10 天后可长到 1520 厘米,这时可根据加工鲜销标准适时采收。 ?搔菌灌水。 第一茬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 将料面整平。 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 14、水,610 小时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 一般情况下,金针菇种一次可采收 34 茬,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 针菇生料栽培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严防杂菌污染,而控制好温度主要是掌握好栽培季节。 生料栽培播种时间不宜过早,气温稳定在 15左右为适宜的播种期,河南地区以 11月份栽培为最适宜期。 ?(1)菌床制作菌床上先铺上用 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过的塑料膜,塑料膜要比菌床宽 膜上先撒少许菌种,再铺上一半的料,料面上再撒一层菌种。 菌种分布是中下层少,四周及表层多,菌种量占投料总量的 10%15%,床料厚 58 厘米,播种后将床面稍压实,再用塑料膜覆盖料面,以利保温保湿。 生料栽培金针菇原料最好选 15、择棉籽壳,在拌料时加入 50%多菌灵,加水量不可过大,一般含水量要求 60%65%。 ?(2)发菌管理播种后在 10温度下,约 15天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深层发展。 若播种 10天后,发现个别地方菌种不萌发,可掀起薄膜 1015 分钟。 发菌 40天左右,菌丝可基本发透料。 当床料菌丝发透后,每天揭膜通风 1020 分钟,当菌床表面呈白色并有琥珀色液滴出现时,将塑料膜撑高 20厘米,上面铺放报纸,每天在报纸上喷雾保湿,雾粒要细、少、匀、勤,维持报纸湿润,不可直接喷雾在菇床上,否则易引起烂菇。 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当菌柄长达2厘米时,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90%,当菌柄长达 10厘米时,减少喷水次数,使菇床小区空间空气相对湿度降至 80%85%。 在出菇期,要注意加大菇房通气量,待菇长至 1215 厘米时,及时采收,并清理料面,干燥 1天后,再。金针菇栽培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金针菇生料床式栽培 商品菇的培养
1、品菇的培养菌柄定向延伸培养法有商品价值的金针菇不是开伞、有绒柄的野生正常子实体,而是不开伞、柄长、色浅的长柄菇。 试验研究证明,床栽商品金针菇的成因主要是环境适宜时,量抑制了菌盖开伞,促进菌柄徒长所致。 单纯调节光照,即是在全黑暗条件下也培养不出不开伞、柄长的商品菇。 因为金针菇在黑暗条件下,只要空气新鲜,仍然可长出开伞、柄短、产孢的正常子实体。
人教版化学九年综合同步测试题九
( 6)硝酸 27.现有以下物质: ①活性炭 ②甲烷 ③干冰 ④稀有气体 ⑤醋酸 ⑥ 烧碱 ( 1)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3)运用于造纸、纺织工业的是 ( 4)霓虹灯的填充气 ( 5)食醋中的 一种酸 ( 6)一种效果较好的净水剂 2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电解水 ( 2)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反应 ( 3)铜丝放入硝酸银的溶液中 (
金针菇栽培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1、、发苗后期南丝生长缓使,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 (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 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 1:(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 菌丝长入料面 3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 (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 18,以 22宜。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