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细菌污染内容摘要:
纯及转扩过程中常因细菌污染而失败报废,在菌袋培养过程中培养料遭细菌污染和大量繁殖后,可导致培养料变质、菌丝生长受抑制或不能生长,并散发出臭味。 引起污染的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荧光假单孢杆菌属(的多种细菌。 这些细菌的来源包括如下几个途径:空气中飘浮有细菌的芽胞,分离、转扩及接种过程不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而发生污染;培养基或培养料本身带有细菌,消毒灭菌操作过程未将所有细菌杀死;操作人员本身带有的细菌在操作过程引起污染;培养袋受机械损伤或鼠害等原因造成破损后受细菌污染。 菌种受细菌污染后如不能及时将细菌清除,受污染的菌种则不能使用和保存。 栽培袋受细菌严重污染后,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受阻或菌袋不能出菇。 污染细菌在实验室的平板培养皿或斜面试管的培养基表面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表面光滑或有皱纹,稍隆起,黏稠状的白色、乳白色或黄白色菌落,肉眼容易识别。 但在菌种瓶或栽培袋的培养料中,则主要依靠观察金针菇菌丝生长状态及用嗅觉发现有无异味而判断。 各种引起污染的细菌均适宜在较高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培养料呈弱碱性时也有利细菌生长。 含有一定浓度链霉素或土霉素的培养料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专利查询。金针菇细菌污染
相关推荐
1、品菇的培养菌柄定向延伸培养法有商品价值的金针菇不是开伞、有绒柄的野生正常子实体,而是不开伞、柄长、色浅的长柄菇。 试验研究证明,床栽商品金针菇的成因主要是环境适宜时,量抑制了菌盖开伞,促进菌柄徒长所致。 单纯调节光照,即是在全黑暗条件下也培养不出不开伞、柄长的商品菇。 因为金针菇在黑暗条件下,只要空气新鲜,仍然可长出开伞、柄短、产孢的正常子实体。
( 6)硝酸 27.现有以下物质: ①活性炭 ②甲烷 ③干冰 ④稀有气体 ⑤醋酸 ⑥ 烧碱 ( 1)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3)运用于造纸、纺织工业的是 ( 4)霓虹灯的填充气 ( 5)食醋中的 一种酸 ( 6)一种效果较好的净水剂 2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电解水 ( 2)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反应 ( 3)铜丝放入硝酸银的溶液中 (
1、、发苗后期南丝生长缓使,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 (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 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 1:(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 菌丝长入料面 3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 (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 18,以 22宜。 二
自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氢气的化学性质,并进一步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现象:氢气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到发烫。 结论: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水。 实验:点燃 氢气跟空气的混合气。 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有 1个小孔的小铁筒,用火柴杆堵住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