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再生法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针菇具有很强的再生枝特性,当小菇受干枯萎时,在其菌柄上会形成许多新生的子实体原基,对这些原基适当管理,都可以发育成优质菇体,这种方法具有出菇密而齐、柄细、不易开伞、外观好、菇质优、产量高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 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如下:一、入室催菇。 菌筒长满袋后移入栽培室,保持 12至 15进行催菇。 当料面的子实体长高 23 厘米(呈须根状,只长柄,未长盖)时,打开袋口,尽量下卷贴近料面,并把子实体下压,使之倒伏,紧贴并均匀铺满料面。 若有少量子实体已长菌盖,可剪去菌盖。 二、加强通风。 开袋后要加强通气,第二天压倒的菌柄便开始干枯变褐,一般在开袋后 4 天左右(气温低于 12时 2、,则要 56 天),则会从干枯的菌柄上长出大量的小白点(子实体原基)。 当菌柄长高 23 厘米时,高度平整,菌盖大小一致。 在再生法栽培中,由于长出的子实体多,因此要注意搞好通风换气。 可在每次盖湿布前通风 051 小时,夜间要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1 小时,气温超过 15时,可在夜间盖好湿布后通风 45 小时。 经这样管理菇质好,产量高。 三、拉直袋口。 当菌柄直径 23 毫米时,要拉直塑料袋口。 如果相对湿度大,或有的菌柄较粗不易干枯,压倒后不会再分生出小菌蕾,第二天仍从菌柄上长出菌盖,在这种情况下,菇也会比原来长得多而密,菌柄的高度也较整齐一致。 四、调节湿度。 当菌柄长至 10 厘米左右时,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5时,则要在袋口上盖湿布或在盖纸上勤喷水;当菌柄长达 15 厘米、菌盖直径不超过13 毫米,达到商品规格时,要及时采收。 采收后要耙去料面的老菌皮和残留菌柄,让料面干燥 12 天,再将袋口加套环和棉塞,培养 815 天,又有第二批菇发生。 如果培养料较干,要提前在袋口上盖湿布,一般袋口拉直后就盖湿布。 第三批菇与第一批管理相同。 专利查询。金针菇再生法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 同一种物质的是 、甲醇、 CH4 、酒精、 C2H5OH 、沼气、 CH4 、煤气、 CO 、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根据 , 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的是( ) +2HCl===ZnCl2+H2↑ +O2 2CO +CO2 2CO +O2 2CO2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 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自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氢气的化学性质,并进一步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现象:氢气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到发烫。 结论: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水。 实验:点燃 氢气跟空气的混合气。 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有 1个小孔的小铁筒,用火柴杆堵住小孔
1、、发苗后期南丝生长缓使,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 (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 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 1:(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 菌丝长入料面 3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 (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 18,以 22宜。 二
c.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3.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1)滤纸破损; (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4.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下列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 如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纱布等。 5.活性炭既能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 归纳小结 1.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