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冬小麦中低产田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内容摘要:

2、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壤和肥力基础较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本地区的长期浅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浅耕的结果,在土壤 10下形成了一个坚硬的犁底层,土壤通透性差,根系下扎困难,浅层根多,抗逆性差。 同时,肥水大多集中在犁底层之上而不能下渗,致使这一土层肥料的浓度过大,容易引起沤根、烧根等现象。 入不足据对 公顷的中低产田统计,平均每公顷投入纯氮 195氧化二磷 105季浇水 12 次。 与 6000顷以上的高产麦田相比,纯氮减少了 75氧化二磷减少了 45水减少 12 次,最终使得中低产田与高产田单产相差 1500上。 子混杂据调查,目前小麦田的杂种株率高达 15%,严重地块达 30%。 调查表 3、明,杂种株率在 5%的麦田,产量比高纯度麦田减产 10%。 量过大据统计,冀北冬小麦平均每公顷播种量达 300数地块播量超过 375分地块高达 525量过大不仅浪费种子,而且容易引起生育后期倒伏。 另外,播量过大,植株个体发育弱,成穗率低,穗层不整齐,穗粒数少。 2 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在对考察资料进行分析后,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力培肥地力,改善生产条件广辟肥源,重施有机肥,加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农田肥料建设,大力培肥地力。 一般底施优质粗肥 45 立方米/公顷,以肥促根,以根调水。 培肥地力的原则以治薄为主。 除重施有机肥外,还要增施化肥,即每公顷二铵 300375酸钾 150酸锌 15底肥。 在浇拔节水 4、的同时,一次性追施尿素 225300起到氮磷平衡、综合培肥地力的作用。 强节水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求做到排灌渠系配套,机具配套,实行渠道衬砌,安装地下管道和移动式塑料软管、喷灌等设施,扩大灌溉面积。 在小麦生育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和麦株生长状况,在培育冬前壮苗、浇好冻水的基础上,返青后至成熟前浇好关键性的几水,如拔节水、扬花灌浆水等,避免“卡脖旱”,增粒、增重。 大深耕面积,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在现有条件下,可 23 年深耕一次,逐步改善耕层结构,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小麦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高种子纯度首先要认识“杂种穗”的特点。 这种穗的穗位高于正常穗,穗小,粒少,粒小,麦收时易落粒,且落粒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