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大豆落花落荚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生产上,大豆落花落荚率一般达到 45%70%左右。 在开花后 35 天落花最多,开花后 1015 天落荚最多。 要提高大豆的产量,就必须在防止落花落荚方面很下功夫。 一、落花落荚的原因1、通风透光不良 由于栽植密度过大,栽植技术不良,引起徒长,过早封行,植株下部光照条件恶化,致使叶片黄化脱落,营养制造和积累少,造成花荚脱落;2、养分供应失调 大豆花荚阶段是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或失调都会造成花荚大量脱落;3、水分供应不合理 大豆花荚期水份过少,植株萎蔫,对土壤养分吸收降低,水分、养分代谢失衡造成花荚大量脱落。 但水分过大,使地温降低,湿度增大,田间荫蔽,光和作用减弱,影 2、响有机养分的合成和运输,花荚脱落增多;4、病虫危害 破坏植株叶片,降低光和强度,减少养分的制造和分配,造成花荚脱落。 二、防止花荚脱落的办法1、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获得大豆高产的中心环节。 合理密植能使单位面积上的群体充分发育,达到对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的最高程度,由于单位面积内荚数、粒数和粒重的增加,而获得高产。 具体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利条件、品种特性而定。 2、巧追花肥 开花结荚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光靠施用的基肥和种肥,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在初花期进行追肥,特别是瘠薄地,幼苗发育瘦弱,不能及时封行的田块,每 667 平方米追施尿素 810 3、 千克。 也可叶面喷肥,每 667 平方米喷施 酸二氢钾溶液 6070 千克,也可用 50 千克水加 2025 克钼酸铵,制成溶液,叶面喷施。 3、适时排灌 开花、结荚期,正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需水的关键时期。 水分不足,严重影响蒸腾和光合作用,会造成幼荚大量脱落。 当大豆生长缓慢,叶片老绿,中午叶片萎蔫,即为大豆缺水表现,应及时灌水。 如遇暴雨后,田间积水,要及时排除,防止涝灾。 4、防止徒长 由于部分田块水肥条件好,加之密度偏大,枝叶徒长,田间郁闭。 对此,要予以控制。 5、花期摘心 摘心可以控制大豆的营养生长,促进养分重新分配,集中供给花荚,有利于增花保荚,控制徒长,减少花荚脱落。 使大豆叶片增厚,株高降低,单株结荚量增加,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据试验,在盛花期进行摘心,一般可增产 1015%。 在大豆盛花期至终花期进行摘心,效果最为显著。 一般可摘去大豆主茎顶端 2 厘米左右即可。 但对于地力瘠薄,水肥条件较差,大豆生长势弱,有早衰现象的,不宜摘心,防止增加花荚脱落的数量。 6、防治病虫 危害大豆的病害主要是叶斑病,主要虫害有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大豆蚜虫等,要及时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