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复习题甘肃省民勤县重兴中学内容摘要:
,。 (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 从 之 ,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 论 语 》 中 还 有 与 之 类 似 的 两 句是:。 ( 4 )范仲淹《渔家傲》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 5)“愁”似乎是词人永恒的话题,不仅写法多样,而且意 境丰富,而张元干“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更是把无形的“愁”化为可感的实体,这种写法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李清照《武陵春》中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 ”;而李煜的“ , ”则让我们看到了词人愁绪之多。 ( 6)紧张而繁重的初三生活虽然让许多同学意志更坚、信心更足,但的确也让一些同学感到身心疲惫、心灰意冷,请你用古诗词中表达乐观、豪迈之情的句子来鼓励他们: ① ② 二、阅读欣赏( 50 分) (一) ( 6 分) [甲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①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②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 天八月即飞雪。 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④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所描绘的雪景特色。 ( 2 分) 甲: 乙: 1.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万里雪 飘 . (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 B.惟余 莽莽 . . (叠音,读来音响浑厚 ,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 C.北风 卷地 . . 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 D. 散入 . . 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 1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 2 分)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 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30 分) 一、 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2 分)( ) A、妖 娆 . ( r225。 o) :妖艳美好 襁褓. . ( qiǎ ng bǎ o) B、田 圃 . ( fǔ) :田地 禁锢. . : 束缚 ,强力限制 C、强 聒 . (guō )不舍 亵渎 . . (xi226。 d249。 )轻慢 不敬 D、 枘 . 凿( n224。 z225。 o) 忐忑 . .( t225。 n t226。 ) 二、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在我来到夏日中学时,就见到他 三、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4 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 E、借代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4 分) 生意( )然 分道扬( ) 玲珑( ) 透 心无旁( ) 五、默写:( 4 分) (1)江山如此多娇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到山花烂漫时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4)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六、下列作品、作者、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 A、《夜》 叶赛宁 俄罗斯 B、《海燕》 高尔基 俄罗斯 C、《星星变奏曲》 郑愁予 中国 D、《史记》 司马迁 中国 七、将作者、朝代、体例、作品连线( 3 分)( ) ㈠《陈涉世家》 A 司马迁 a 西晋 ⑴纪传体 1《史记》 ㈡《隆中对》 B 刘向 b 西汉 ⑵国别体 2《三国治》 ㈢《唐睢不辱使命》 C 陈寿 c 西汉 ⑶小 说 3《战国策》 八、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 A、为天下唱 B、故不错意也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天下缟素 九、下列句子中没有同词类 活用的一项是( 2 分)( ) A、天下苦秦六矣 B、辍耕之垄上 C、与臣而将四矣 D、内修政理 十、画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A、今 或 . 闻无罪,二世杀之 B、 若 . 为佣耕,何富中贵也 或 . 以为死, 或 . 以为之 若 . 不听必吃亏 C、秦王 使 . 人谓安陵君曰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易 . 安陵 安陵君因 使 . 唐睢 使 . 于秦 为之,则难者亦 易 . 也 十一、依照例句的修辞手法,以“成功”开头另写一段文字( 5 分) 例句: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 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仿句: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 30 分) 一、阅读下列词句,完成题后 14 问题:( 11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__________________。 大河上下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将原文填入文中横线处。 ( 2 分) 下面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前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选文内容的总领 句。 B、这段诗句,用词准确,“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的景象,其余什幺也看不见了“顿”字强调了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迷。 C、选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 D、选文前十句写的是虚景,后三句写的是实景。 “望”字统领了下文直至 ________________句,在“望”字之下 ,展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 ( 4 分) 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请各找一例( 3 分) 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对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这段文字,完成文后 14 题( 7 分) ( 1)许多故事就那么流去 了。 ( 2)物化的岁月伸手可掬,每一掬却都已是过去。 上一辈尚在感叹那些小去的孤帆远影,排天的浪花已溅湿我们青春衣衫。 ( 3)坐看黄河,看天上来的水,奔腾到海不复还。 ( 4)这个世界平静的东西太多了,山巍峨吧,可很肃穆;云飘逸,又显轻浮。 于是有了河,以一种沉重的流动赋江山以活泼,给地球以血性,也让一种种生活有了千回百折的映照,一个个时代有了波澜壮阔的象征。 ( 5)坐着黄河,我们无法无动于衷。 ( 6)这是一条曾让风云人物敬畏得不能泅渡的英雄河。 这是一条同各乐章响起就会冲湿海外游子眼眶的母亲河,这是一条淹没过许多 家园和梦想也滋润了许多沃野和希望的岁月河,这是一条负载厚重的泥沙粗狂的船工号子的生活河。 ( 7)我们已静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与她同行。 ( 8)我们在岸也看河,河在历史里看我们。 第( 3)段用了李白的一句诗,诗的原句 ____________(2 分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分) 掬 . ________________ 逸 . _______________ 赋 . _______________ 犷 . _____________ 本文主要写“黄河” ,为什么又提到“山”和“云”。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段用了什幺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 12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 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若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从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 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导为线”是什么。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 分)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火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起义陈胜、吴广采取了什么手段发动起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这段文字中有三个通假字,找出来并写出其含义( 3 分) _______通 ______;含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通 ______;含义 ______________. _______通 _______。 含义 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几个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 3 分) 间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 往往 古义 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 等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 A 二、 A 三、 C、 D A、 D D、 E B 四、盎、镳、剔、骛 五、⑴、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⑵、她在丛中笑⑶、海内存知己⑷、感时化溅泪六、 C 七、㈠ Ba⑴ 1 ㈡ Cb ⑶ 3 ㈢ Ac⑵ 2 八、 D 九、 B 十、 A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一、 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D欲与天公试比高 长城 大河 高山 平原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复习题甘肃省民勤县重兴中学
相关推荐
23.辛亥革命的高潮是( ) A.黄海海战 B.武昌起义 C.洋务运动 D.百日维新 24. 2020 年 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5. 1915 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A.蔡元培 B.陈独秀
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加大结构性改革,完善全球经湃金融治理,提升全球能源治理的有效性,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等。 材料二杭州峰会期间,中国、印发、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贸易、投资和产能合作等经济方面的深入合作,广泛交换了意见 ,这对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是互利共赢,对世界经济复苏也是十分重要。 开展经济合作的中国,既有产能优势产业,又有金融
签订一项合同。 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其后 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 15吨有毒废物,获得 6亿美元的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 据此回答 1~ 2题。 1.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 ( ) A.经济 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2.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大小兴安岭 C.青藏高原 D.东南沿海 1 下列关于太阳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B.太阳大气稀薄,人们肉眼观测不到 C.太阳大气从外向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D. 太阳大气的变化通常称为太阳活动。 1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 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 达地球的很多
,下列哪个地区将迎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 26周年庆典 ? ( ) 17.台湾问题设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永远是我国最重要的核心利益问题。 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 ) A. “一国两制”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8.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 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开拓进取。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