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避花生连种难增产内容摘要:
1、者到山东的德州、济阳、临沂、青岛等地专访农户了解到,许多农民这几年种花生虫害严重,产量一直难以提高。 在这里笔者针对造成花生减产的几个主要原因,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一、尽量不要重茬连作花生也是忌重茬的作物,最好进行轮作换茬。 在青岛、济阳有些地区不少农民已连种花生六、七年,病害多、产量低,有的一亩地只产 100 公斤左右。 对没有闲地换茬的农田,在多年种花生的地块,建议每亩用40无氯硝基苯或土净净 2 公斤,拌细砂或细土与有机肥或化肥一起翻入地下或撒入播种畦中,这样可以防止花生根腐病的发生。 另外还可以采取花生拌种的办法。 如用诱导剂拌种,一般每亩 15 公斤花生种用 250 克诱导剂在播种前12 天拌种 2、,也可每亩用 100 克“旺得丰”土壤改良剂或 500 克“金微”牌富根微生物生根剂拌种。 二、科学选购花生种在山东广泛种植的有花育 12、花育 22、9616,鲁花 8 号、9 号、10 号、11 号、14 号,都比较适合在春季播种,并且产量比较稳定。 目前不少农民购买花生种还存在误区,不到正规的种子部门购种,农民与农民换种,到集上根据个头大小买种子,甚至还有些农民自己留种。 凡正规种子部门出售的种子,应有正规的包装,包装上应有生产许可种、种子检验证,经营许可证、地址、电话应标明,有的包装内还有品种简介和信誉卡。 三、科学施肥花生要增产,科学施肥是关键。 笔者在调查了解时,发现个别地方农民种花生用肥不 3、当,偏施尿素和碳酸氢铵,忽视磷、钾肥和生物菌肥、微量元素的使用。 有些农民说,每年投入肥料不少,可只长秧子不结果。 花生的施肥原则是:氮钾肥全量施,磷肥加倍施,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 建议农民今后在种花生时,每亩用优质圈粪 5001000 公斤,过磷酸钙 30 公斤,复合肥 30 公斤,金微牌微生物菌剂 10 公斤;对缺硼、缺锌的地块,每亩还应加3 公斤硼砂和 斤硫酸锌。 四、及时防治蛴螬和病害花生虫害主要是蛴螬。 一般使花生减产 1520,蛴螬发生严重的花生地块减产 5080a,甚至绝产。 蛴螬为什么难以防治。 一是目前市场卖的一些辛拌磷、甲拌磷、“812”本身质量较差,加上这些产品见光又容易分解,药效较短,所以防治效果较差。 另外,多数农民对蛴螬的生活习性了解甚少,没有掌握好防治时机。 在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辽宁等省(市),多以大黑金龟甲为主,在山东越冬成虫于 4 月中旬开始出现,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为发生盛期,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为末期。 每晚 89 时为出土盛期。 防治成虫,应掌握在成虫发生盛期尚未产卵前,进行药剂喷雾及人工捕杀,可用 40乐果乳剂或马拉硫磷、90敌百虫等 1000 倍液进行田间喷雾。 花生播种时最好选用缓释型地下杀虫剂如芥克线、数控农药等。 花生病害由褐斑病、焦斑病、病毒病、网斑病等多种。 一般阴雨天气、雾天危害严重,连作地块严重,可用霜疫必克加多菌灵防治。 专利查询。科学规避花生连种难增产
相关推荐
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以下对 O CO SO 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 2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是氧化物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1、年二化螟越冬死亡率较去年提高,冬后基数低于去年,但仍然较高,加上气候适宜和优质水稻品种扩大均有利于水稻螟虫发生为害,一代二化螟在我省稻区将呈大发生的态势,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地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组织防治工作,迅速开展虫口夺粮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一、认清形势,加强组织领导去年冬季,我省遭受冷冻冰雪灾害,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稻螟虫越冬死亡率高于去年
原子 —— 氧原子 —— 硫原子 微观示意图 在一定条件下 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若 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 D的质量为 ____g。 12.( 6分)将化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问题的认识。 请你参与下列有关分类问题的讨论。 ( 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在 Ba、 H、 O、 S 四种元素中任意选
性 Fe ⑨ Cu(填 “=”或 “> ”或 “< ”) 23.( 15 分)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炼铁的相关内容时,对炼铁时还原剂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