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玉米追肥浇水五误区内容摘要:

2、先决条件。 但使用不当,也只是有害而无利。 春播玉米从拔节期开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孕穗到抽穗达到盛期,开花到灌浆期又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 孕穗到灌浆期是需水肥最多的时期,栽培上要实行“三追肥,三浇水,三中耕”。 在拔节开始后进行第一次穴追肥,并适时中耕。 在孕穗开始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并中耕。 在灌浆时进行第三次穴追肥,这三次追肥总量以不超过 30公斤为宜。 各次追肥量可掌握前轻中重后轻的原则:拔节期为施肥总量的 30,孕穗期为施肥总量的 60,灌浆期为施肥总量的 10。 追肥以尿素为宜。 误区四:重视氮磷钾,轻视微肥微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就拿锌肥来说,玉米对它的反应很敏感。 有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锌肥,穗粒数可增加5080 粒,千粒重可增加 1530 克,秃尖率减少 50左右,每亩增产815。 误区五:抽穗后用不着追肥、中耕玉米抽穗后,有不少地块由于基肥施用不足或质量不高,追肥效力又已耗尽,土壤中的营养已经满足不了玉米的生长需要。 这就急需酌施一些速效性的氮磷肥,以防早衰,促进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 这次“攻籽肥”要早施,穴施,适量施。 要改变那种“立了秋挂锄钩,消消闲闲等秋收”的旧做法,要浅锄,勤锄,经常保持活地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