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叫苦骨、牛参、川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疽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满、脱肛、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阴疮湿痒、瘰疬、烫伤等。 外用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 山东主产于潍坊、临沂、淄博、枣庄、济南、烟台、泰安等地。 1 生物学特性苦参野生于山坡草地、平原、丘陵、路旁、沙质地和红壤地的向阳处。 喜温暖气候。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佳。 2 地、整地与施肥 苦参为深根性植物,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向阳 2、的黏壤土、沙质壤土或黏质壤土栽培。 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3000细撒匀,深翻 4050平整细,作成 的高畦。 子繁殖 79 月,当苦参荚果变为深褐色时,采回晒干、脱粒、簸净杂质,置干燥处备用。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 方法:用 4050温水浸种1012 小时,取出后稍沥干即可播种;也可用湿沙层积(种子与湿沙按 13混合)2030 天再播种。 另外,用 95%98%的浓硫酸处理 60 分钟,也能提高种子发芽率。 于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在整好的高畦上,按行距 5060距 3040深 23穴,每穴播种 45 粒处理好的种子,用细土拌草木灰覆盖,保持土壤湿润,1520 天出苗。 苗高 510间苗,每 3、穴留壮苗 2株。 也可育苗移栽。 根繁殖 春、秋两季均可进行。 秋栽于落叶后进行,春栽于萌芽前进行。 春、秋栽培均结合苦参收获进行。 把母株挖出,剪下粗根作药用,然后按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多少,用刀切成数株,每株必须具有根和芽 23 个。 按上述株、行距栽苗,每穴栽 1 株。 栽后盖土、浇透水。 3 理排灌 天旱及施肥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雨季要注意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耕除草 苗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湿润,以利苦参生长。 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肥 2 次:第 1 次在 5 月中、下旬进行,每亩施稀粪水 2000 2 次在 8 月上、中旬进行,以磷、钾肥为主。 贫瘠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施肥次数。 花 除留种地外,要及时剪去花薹,以免消耗养分。 4 采收加工根可在栽种 23 年后的 89 月茎叶枯萎后或 34 月出苗前采挖。 刨出全株,按根的自然生长情况,分割成单根,去掉芦头、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烘干即成。 鲜根切成 1的圆片或斜片,晒干或烘干即成苦参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