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熟末期收麦质优产高内容摘要:

1、研人员对多个小麦品种的灌浆速度进行了研究,在小麦蜡熟末期千粒重为最大值。 之后 3 天开始收获,每千粒重平均每天减少 ,而到第 45 天开始收获,每千粒重平均每天减少 1。 若每亩按 35 万40万穗、每穗 35 粒计算,千粒重每降低 1 克,每亩减产 1315 公斤。 研究表明,小麦在蜡熟末期收获最为适宜,因为小麦在乳熟期,茎叶的营养物质急剧向子粒内运转,进人蜡熟期后已减缓,到了蜡熟后期,便基本停止,这时子粒中的营养物质积累到最高峰,品质最好,产量最高。 到了完熟期后,小麦的根、茎、叶先后干枯,不能再制造养分,但它仍然在进行呼吸,需要消耗养分,于是出现子粒养分水解倒流,从而使小麦千粒重下降,子粒皮厚 2、、色差,影响产量和质量,其次在完熟期,由于麦芒与子粒松脱,穗轴脆弱,遇有风天就会摆动摩擦,掉穗掉粒也是必然。 如果遇到雨天,抢收不及时损失更大。 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小麦完熟期收获比蜡熟后期收获减产 10左右,淀粉、蛋白质含量下降 5左右。 故小麦有“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的谚语。 要做到适时收小麦,关键是科学地把握小麦进入蜡熟末期的长相。 小麦成熟分乳熟、蜡熟和完熟三个时期。 其中蜡熟期又分蜡熟初期、蜡熟中期和蜡熟后期。 小麦在蜡熟初期,用指甲掐麦粒,麦粒容易破,会流出像凝固的蜡质那样的东西,用小刀切麦粒,虽然可以切断,但会变形,此期小麦子粒含水量在 30左右。 小麦到了蜡熟中期,子粒饱满而湿润,用指甲掐麦粉,可以出现痕迹,用小刀切麦粒易断,但不变形,此期麦粒含水量在 25左右。 小麦到了蜡熟后期,子粒呈淡黄色蜡状,这时除植株上两节尚呈黄绿色外,叶片、节间、穗子全部转黄,子粒含水量在 20左右。 小麦到了完熟期以后,子粒变硬,含水量下降到 16以下。 检查子粒时,要选出这块地的代表穗,然后取这个穗的中间粒进行检验,因为同一穗小麦,不是在同一时间内成熟,而是自上而下逐渐成熟的。 “夏种要抢先,收麦要抢天”。 收获小麦,还应根据天气、收割机的情况、劳力等具体条件,合理安排好小麦的最佳收获期,科学收获,才能做到丰产丰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