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熟末期收麦质优产高内容摘要:
1、研人员对多个小麦品种的灌浆速度进行了研究,在小麦蜡熟末期千粒重为最大值。 之后 3 天开始收获,每千粒重平均每天减少 ,而到第 45 天开始收获,每千粒重平均每天减少 1。 若每亩按 35 万40万穗、每穗 35 粒计算,千粒重每降低 1 克,每亩减产 1315 公斤。 研究表明,小麦在蜡熟末期收获最为适宜,因为小麦在乳熟期,茎叶的营养物质急剧向子粒内运转,进人蜡熟期后已减缓,到了蜡熟后期,便基本停止,这时子粒中的营养物质积累到最高峰,品质最好,产量最高。 到了完熟期后,小麦的根、茎、叶先后干枯,不能再制造养分,但它仍然在进行呼吸,需要消耗养分,于是出现子粒养分水解倒流,从而使小麦千粒重下降,子粒皮厚 2、、色差,影响产量和质量,其次在完熟期,由于麦芒与子粒松脱,穗轴脆弱,遇有风天就会摆动摩擦,掉穗掉粒也是必然。 如果遇到雨天,抢收不及时损失更大。 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小麦完熟期收获比蜡熟后期收获减产 10左右,淀粉、蛋白质含量下降 5左右。 故小麦有“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的谚语。 要做到适时收小麦,关键是科学地把握小麦进入蜡熟末期的长相。 小麦成熟分乳熟、蜡熟和完熟三个时期。 其中蜡熟期又分蜡熟初期、蜡熟中期和蜡熟后期。 小麦在蜡熟初期,用指甲掐麦粒,麦粒容易破,会流出像凝固的蜡质那样的东西,用小刀切麦粒,虽然可以切断,但会变形,此期小麦子粒含水量在 30左右。 小麦到了蜡熟中期,子粒饱满而湿润,用指甲掐麦粉,可以出现痕迹,用小刀切麦粒易断,但不变形,此期麦粒含水量在 25左右。 小麦到了蜡熟后期,子粒呈淡黄色蜡状,这时除植株上两节尚呈黄绿色外,叶片、节间、穗子全部转黄,子粒含水量在 20左右。 小麦到了完熟期以后,子粒变硬,含水量下降到 16以下。 检查子粒时,要选出这块地的代表穗,然后取这个穗的中间粒进行检验,因为同一穗小麦,不是在同一时间内成熟,而是自上而下逐渐成熟的。 “夏种要抢先,收麦要抢天”。 收获小麦,还应根据天气、收割机的情况、劳力等具体条件,合理安排好小麦的最佳收获期,科学收获,才能做到丰产丰收。 专利查询。蜡熟末期收麦质优产高
相关推荐
2、的株型长相。 梭型长相春生一二叶露尖时进行追肥浇水,主要促进中部叶片的生长,使春生三、四片叶的面积增大,而上部和下部的叶片相对较小,小麦株型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梭型长相,基部节间拔得较长,分蘖旺盛。 这种株型在基本苗较少、群体偏小的麦田中,可起到增加分蘖和穗数的作用,从而提高早春阶段对光能的利用率。 但在群体较大或肥力较高的麦田,容易形成早期荫蔽,无效分蘖增多,麦脚不利落,会加重病害。
大 3677) 特异功能:该品种为蓝粒小麦,其微量元素硒含量突出,是一富硒新品种,同时其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也较普通小麦由显著提高。 2003、2004 两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测定,硒、锌平均含量分别比京 411 提高 蛋白质、氨基酸分别提高 该品种和紫粒品种一样,一方面可以作为面粉、食品加工企业的新型原料,生产纯天然黑色食疗型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作为酿酒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品种除有大叶苦丁、小叶苦丁之分外,目前尚无标准的科学分类。 数量上,野生较多,家种较少。 因此,可以说,苦丁茶的繁殖过程是野生家化的过程。 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嫁接方式进行繁殖。 一、播种育苗。 苦丁茶蒴果椭圆形,果实每年 11 月份左右成熟(海拔高低而异),成熟时果皮呈黑色。 将成熟的果实摘下堆沤数日(注意发烧)后放入水中搓洗,去掉果肉和皮
1、稻耐涝性较强,没顶 3 天左右,成活稻苗尚有 80左右,只要加强管理即可;没顶 47 天,成活稻苗 5080,则要及时匀苗补苗,确保足够的群体;没顶 7 天以上,成活稻苗仅有 30左右,则要考虑重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做好水稻的灾后管理。 稻苗只要有绿色叶片存在,叶鞘内部仍为绿色,且具有一定硬度,白根或根系淡黄色,出水 23 天后能见到心叶抽出,新根露尖,剥查主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