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粳135(水稻)内容摘要:

1、35(水稻) 水稻新品种辽梗 135是辽宁农科院稻作所于 1989年以 849工杂交后经 6代系选育成。 特征特性幼苗粗壮,叶色浓绿,插秧后缓苗快,生长健壮,分蘖力较强。 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剑叶开张角度好,茎秆坚韧,后期活秆成熟不早衰。 株高 95100长 1518粒较密,每穗成粒 110120 粒,千粒重 形半松散,颖壳黄白,着有稀短芒。 辽粳 135在沈阳地区一般 4月初播种,5 月上、中旬插秧,8月上旬出穗,9 月末成熟,生育期 155156 天,属中熟品种。 经省内及中国水稻所等有关单位鉴定,抗稻瘟病为 枯病极轻,轻感稻曲病,耐肥抗倒性强。 经中国水稻所化验分析,辽粳 135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 2、米率 粒长 粒长宽比 白率 40%,垩白度 透明度 1级,碱消值 稠度 76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其食味适口性好,米质较优。 产量表现:1994 年所内品比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亩产 产 1995 年所内品比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亩产 产 两年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亩产 1996年参加省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平均亩产 1997 年省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铁粳 产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平均亩产 产 居区试首位。 1997 年 5个生产鉴定试验点,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平均亩产 产 1998 年 6个生产鉴定试验点,对照铁粳 4号平均亩产 产 两年共 11个试验点次,与对照相比全部增产, 3、平均亩产 对照平均亩产 在大面积示范试种过程中平均亩产 600650高亩产达 育者辽宁农科院稻作所地区及技术 前种子晾晒 23 天,严格种子消毒,以防恶苗病的发生。 一般 4月初播种,播量每平方米 150200g。 出苗后适时通风炼苗,以防立枯病的发生。 株距一般 36.5)穴插 45 苗,力争保亩有效穗数 30万穗,5 月上、中旬插秧。 般亩施标氮607重施农肥,施足底肥,一般底肥施硫铵 2铵 1过磷酸钙5钾肥 78肥 苗后分蘖始期亩施硫铵 2蘖盛期 6月2025 日亩施硫 152数分裂期亩施硫铵 57间在 7月 1020 日。 施肥遵循前重后轻的原则,前期适当多施以促进分蘖,后期应根据长势、地力和气候条件适当少施,以防稻曲病和穗颈瘟病的发生。 做到浅水插秧、寸水缓苗、浅水分蘖,有效分蘖末期适当晒田。 水稻生育未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 产上一般在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用稻丰灵防治二化螟,用药时间可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和田间调查的具体情况,在幼虫 3龄前防治效果较好。 出穗前 57 天,喷施络铵酮(每亩 350g)或其它铜制剂 治稻曲病。 根据辽宁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鉴定及重点示范试种结果,省内可在沈阳、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盘锦、铁岭、开原及锦州等地种植,省外可在新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试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