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粳135(水稻)内容摘要:
1、35(水稻) 水稻新品种辽梗 135是辽宁农科院稻作所于 1989年以 849工杂交后经 6代系选育成。 特征特性幼苗粗壮,叶色浓绿,插秧后缓苗快,生长健壮,分蘖力较强。 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剑叶开张角度好,茎秆坚韧,后期活秆成熟不早衰。 株高 95100长 1518粒较密,每穗成粒 110120 粒,千粒重 形半松散,颖壳黄白,着有稀短芒。 辽粳 135在沈阳地区一般 4月初播种,5 月上、中旬插秧,8月上旬出穗,9 月末成熟,生育期 155156 天,属中熟品种。 经省内及中国水稻所等有关单位鉴定,抗稻瘟病为 枯病极轻,轻感稻曲病,耐肥抗倒性强。 经中国水稻所化验分析,辽粳 135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 2、米率 粒长 粒长宽比 白率 40%,垩白度 透明度 1级,碱消值 稠度 76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其食味适口性好,米质较优。 产量表现:1994 年所内品比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亩产 产 1995 年所内品比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亩产 产 两年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亩产 1996年参加省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平均亩产 1997 年省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铁粳 产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平均亩产 产 居区试首位。 1997 年 5个生产鉴定试验点,平均亩产 对照秋光平均亩产 产 1998 年 6个生产鉴定试验点,对照铁粳 4号平均亩产 产 两年共 11个试验点次,与对照相比全部增产, 3、平均亩产 对照平均亩产 在大面积示范试种过程中平均亩产 600650高亩产达 育者辽宁农科院稻作所地区及技术 前种子晾晒 23 天,严格种子消毒,以防恶苗病的发生。 一般 4月初播种,播量每平方米 150200g。 出苗后适时通风炼苗,以防立枯病的发生。 株距一般 36.5)穴插 45 苗,力争保亩有效穗数 30万穗,5 月上、中旬插秧。 般亩施标氮607重施农肥,施足底肥,一般底肥施硫铵 2铵 1过磷酸钙5钾肥 78肥 苗后分蘖始期亩施硫铵 2蘖盛期 6月2025 日亩施硫 152数分裂期亩施硫铵 57间在 7月 1020 日。 施肥遵循前重后轻的原则,前期适当多施以促进分蘖,后期应根据长势、地力和气候条件适当少施,以防稻曲病和穗颈瘟病的发生。 做到浅水插秧、寸水缓苗、浅水分蘖,有效分蘖末期适当晒田。 水稻生育未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 产上一般在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用稻丰灵防治二化螟,用药时间可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和田间调查的具体情况,在幼虫 3龄前防治效果较好。 出穗前 57 天,喷施络铵酮(每亩 350g)或其它铜制剂 治稻曲病。 根据辽宁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鉴定及重点示范试种结果,省内可在沈阳、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盘锦、铁岭、开原及锦州等地种植,省外可在新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试种。 专利查询。辽粳135(水稻)
相关推荐
518(原名:151A/稻) 品种来源:辽 151A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辽南、南疆及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 对照金株 1号迟熟 2天。 株高 穗总粒数 实率 千粒重 瘟病 3级。 米质主要指标:垩白米率 61%,垩白度 胶稠度 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1 年参加北方稻区金珠 1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95公斤,比对照金珠 1号增产 极显著);2002 年续试,平均亩产
1“十一五”时期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其根本原因在于 A. 加强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 B.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60周年, 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西部大开发
什么牵挂。 左狗剩做事又不张扬、稳当,以前跟王大膏药也去过几趟哈尔滨,王大膏药就把这事儿交给了他。 那时去哈尔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沿途经常有胡子出没打劫,弄不好会把命都搭上的。 小年儿那天早上,左狗剩喂饱了马,套上了爬犁。 王大膏药特意嘱咐他说: “ 把钱藏好,早去早回。 ” 左狗剩点点头,坐上爬犁,挥鞭 “ 驾 ” 的一声,马爬犁便沿着雪道一溜烟儿地上路了。 一路上,他牢记着掌柜的嘱咐
1、6(原名:辽优 3072 水稻) 品种来源:辽 30A品种属旱作粳型三系杂交稻,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 116 天,比对照郑州早粳晚熟 6 天,株高 米,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抗性:抗旱性 5 级,稻瘟病 5 级,胡麻叶斑病 1 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长宽比 白米率 15,垩白度 胶稠度 85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