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渣袋栽黑木耳的应用试验内容摘要:
1、薯是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 伴随着木薯加工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大量木薯渣产生,并因此带来一系列环保问题。 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到变废为宝,笔者根据木质素、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结合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栽培基质的营养和物理性能等要求,进行了木薯渣替代阔叶树木屑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并筛选出相配套的优良菌株,为木薯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试菌株试验用黑木耳菌株由本所提供。 试培养基试验共设计 7 个配方,以常规杂木屑配方(对照,分别用木薯渣、竹屑、废菌料、稻草代用料替代部分杂木屑。 具体配方:木薯渣84%;杂木屑 42%,木薯渣 42%;杂木屑 2、26%,木薯渣 42%,废菌料 16%;木薯渣 76%,稻草 8%;杂木屑 16%,木薯渣 26%,竹屑 42%;杂木屑 26%,木薯渣 16%,竹屑 42%;4%。 所有的配方均添加麸皮 13%,碳酸钙 2%,糖 1%。 薯渣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的比较试验以 试验菌株,培养基配方按表 1 处理。 采用 30大试管接种试验菌株,培养温度为(251)。 每组配方为 1 个处理,共设 6 个处理,每个处理 6 次重复。 通过划线测量菌丝直线生长长度后,测算其日均长速。 栽培出耳比较试验每个处理设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袋。 薯渣袋栽黑木耳菌株筛选试验参试菌株 6 个,每个菌株为 1 个处理,共设 6 个处理 3、,每个处理 6 次重复。 培养基选用配方,用 3000管培养,培养温度(241),测定各菌株日均长速,通过划线测量菌丝直线生长长度后,测算其日均长速。 栽培出耳比较试验,每个处理设 2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袋。 培方法栽培出耳均在常温条件下进行,采用 150丙烯塑料袋,常规方法制菌袋。 出耳时每袋割开 10 个“V”字形的口,室内吊袋式栽培。 耳片成熟后及时采收,烘干后测干重,计算绝对生物学效率。 试栽培方法采用 173聚丙烯塑料袋,吊袋式栽培,每袋开 10个“V”字形开口,干湿交替管理,耳片成熟后及时采收,烘干称重,计算绝对生物学效率。 2 薯渣不同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由试验结果(表 1)可知, 4、不同配方随木薯渣添加的比例的增加,菌丝的生长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这表明黑木耳菌丝具有利用木薯渣的能力;但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表现存在差异,其中在配方上菌丝生长最快,配方次之,配方最慢,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对照组(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而配方、同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配方最适合菌丝培养。 表 1 不同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方菌丝日均长速 X(mm/d)白,浓密,稍细弱,白,白,粗壮,白,粗壮,白,粗壮,白,粗壮,白,粗壮,薯渣不同配方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从试验结果(表 2)可以看出,使用配方的培养基黑木耳的产量最高,其次是配方,表现最差的为配方。 差异显著性测验表明,配方与对照 5、组(异显著,但与配方差异不显著,与配方、则差异极显著。 试验结果显示,配方未能形成子实体,配方的产量也偏低,说明杂木屑对黑木耳的结实性有一定影响,而单独的木薯渣培养基则不利于子实体的发生。 表 2 不同配方培养基对黑木耳产量(干耳量)的影响(方平均产干耳量 X(g/袋)差异显著性料干重(g/袋)绝对生物学效率(%)同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情况 6 个菌株在配方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以 快为 d,最慢菌株为 d),d)、d)、d)之间无显著差异,与 d)、存在显著差异。 除 ,其余 5个菌株间的菌丝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 各菌株在配方培养基上的菌丝均洁白、粗壮、均匀一致(表略)。 同菌株的产干耳量在配方培养料上 6、,6 个菌株的产干耳量及绝对生物学效率,产耳量最高为 之为 16 6 个菌株产干耳量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705、7202 三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 16 菌株之间有极显著差异(表略)。 同黑木耳菌株的子实体性状不同菌株子实体性状的表现见表 3。 根据耳片的外观品质比较,以 16 的品质最佳,其次是 3 同菌株在木薯渣培养基上子实体性状(g)菌株耳片色泽朵形平均单朵重开片情况耳片厚度褐色朵大丛生 好肉厚色丛生片稀 好中等色丛生片多 褐色朵大丛生 般中等褐色丛生片适中 好中等褐色丛生片稀 试栽培结果在初筛的基础上,用 株在配方、培养基上进行中试。 结果表明,其产量、质量均表现比较稳定,2004 对 7、生物学效率 2005 对生物学效率 3 验结果表明,木薯渣可以作为黑木耳袋栽的新原料。 经过合理搭配,以木薯渣为主的培养料能够满足黑木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同时降低木薯渣对环境的污染,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的木薯渣培养基上,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和产耳量表现不同。 综合试验结果,以配方最好。 在不同的配方中,木薯渣的添加比例及搭配材料不同,其结果也不同:黑木耳在配方中菌丝生长速度快,但未能正常出耳。 配方中木薯渣比例高,出耳效果差,这可能与培养料的营养水平和物理性状有关;而配方、配方无论菌丝生长和产量均可获良好的效果。 试验表明在黑木耳袋栽中,木薯渣不宜单独应用或添加比例过高,适宜将木薯渣与其他原料搭配使用。 在本研究中,配方、配方中添加 42%的竹屑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对发展节木型黑木耳栽培具有实用价值,它为今后的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合干耳产量和子实体性状表现,以 适宜在木薯渣培养基上栽培,并可在生产中试验推广应用。 本研究中,中试栽培中表现产量比小试高。 除了栽培管理因素外,是否与使用的栽培容器的大小有关,有待通过试验来验证。 专利查询。木薯渣袋栽黑木耳的应用试验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xx秋鲁科版化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1
,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钡的组成书写; D.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需要保留化学式. 解答: 解: A.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 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 +H+=H2O+CO2↑,故 B 错误; C.向 Ba(
20xx秋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word版4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22.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 单质 B. 化 合物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沙土 C. 汽油 D. 氯化钠 24.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