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 串叶松香草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叶松香草栽培技术 串叶松香草可采取大田直播、分株繁殖或者育苗移栽,在土地面积较大,劳力比较缺乏,种籽数量比较充足情况下,可采取直播法。 反之,在土地面积有限,劳力比较充裕,种籽数量又不足的情况下,则以采取先育苗后定植的方法为宜。 前者省力费种子,后者省种子费力,结合当时的情况选择播种。 串叶松香草每年 310 月均可播种。 我国华北地区秋播时间,以 8 月以前,大部分植株能在越冬前形成 56 片真叶为宜。 尽量提早秋播,翌年少数植株可能开花结实,秋播过迟,第二年仍将处在莲坐叶丛期。 我国长江下游地带,春播、秋播均可,秋播干种籽约 1520 天发芽,当年长出 57 片真叶,不抽茎开花。 全年 2、生长期约 240 天。 1、直播:直播法可采取撒播或条播。 在劳力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采用穴播法,第穴 34 粒种籽,幼苗出齐后间苗,每穴保留 12 株。 播种量:春播,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者应稀;秋播或土壤肥力较差者应密;刈割青饲料养殖者宜密。 在我国精耕细作,实行密集劳动管理的条件下,一般以每亩播种量 斤左右为宜,(种子每克约 4050 粒)。 2、育苗:采用育苗移栽定植方法,应精细整好苗床土,可按 5 厘米左右间隔撒播种籽,然后盖上 1米的细土,并经常喷水保持土面湿润,苗床育苗也可采取粒播法,即将种籽一粒一粒(尖头朝下,有缺口一端向上)地插入土中,至种籽完全被土盖没为止,采用粒播法,种籽用量最少(斤 3、左右),而发芽率则最高。 幼苗移栽:幼苗长出 4 片真叶或叶片长达 30 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到定植土地上去。 3、大田栽培:土壤的选择与整地:串叶松香草植株一般高 23 米,最高可达。 串叶松香草根系发达,应选择深厚的土壤,整平耙细,适于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地上栽培。 种植密度:串叶松香草是一种多年生长寿宿根植物。 生长期可长达 1012 年甚至 15 年,其利用年限,取决于栽培条件和种植使用强度。 串叶松香草当年产量低,从第二、三年起和以后各年产草量都很高,但是,从定植之日起,植株的密度就是单位面积产草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串叶松香草的植株高大,其植株分蘖萌发的茎秆数,3 年生可达 25 条左右,每丛植 4、株冠幅很大,。 因此,为使其株丛获得充足的日光与空间。 以收割青饲料(茎、叶)为目的的大田栽培,为获取青饲料高产,在劳力充裕、水肥充分保证条件下株行距在一、二年内可采取 30 厘米40 厘米,即每亩植株五、六千株(实数为 5555 株)。 第三年移植出一部分植株,放宽株行距为 50 厘米40 厘米,即每亩植株三千左右(实数 3333 株)。 加强田间管理,每年刈割 35 次,年产草量可达 1 万公斤以上。 为了合理利用耕地,串叶松香草可在其它高秆作物如青饲玉米等地里进行套种,如果玉米密度减少三分之一,也不会过度遮荫。 在高秆覆盖作物收割后进行中耕与追肥,就能使串叶松香草更好地生长和发育。 灌溉与排水:串叶松 5、香草具有庞大的须根系分布在耕作层内,能充分吸收表层土的水分与营养,同时根系还能深入土层下部。 它一年生植株根深 4076 厘米,根幅 4056 厘米;二年生根深 169180 厘米,根幅 200220 厘米;3 年生根深 220270 厘米,根幅 200300 厘米,因此,它具有深入土层下部的耐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过它的根系 80%分布在 440 厘米的土层内,保持土壤的水分,对它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串叶松香草喜欢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 我国长江以南,特别是珠江流域各地,要注意及时排水,勿使土壤积涝,尤应注意雨季的排水工作。 中耕除草:串叶松香草出苗后,第一年生长很慢,容易滋生杂草,必须经常不 6、断地在行间中耕和株间除草。 由于它的植株基部不断的向四周扩大生长,形成丛生枝,地下又形成庞大的须根系,因此,在中耕除草时,根际土层不宜翻动,中耕松土深度以不超过 5 厘米为宜。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悬殊,中耕除草次数应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具体决定进行。 施肥:在小面积精耕细作栽培条件下,穴播或条播时,应在穴底或条沟底部施足基肥,育苗移栽定植后半个月,可施稀薄人粪尿或饼肥一次,在大田种植中,每收割一次随即施下追肥(以氮肥为主)一次,以保证获得较高的产草量。 收割:串叶松香草系多年生宿根作物,在良好的管理、水肥条件下,地上部分茎叶产量逐年提高,寿命也相应延长,相反,如果不好,不仅草产量低,而且寿命也随之缩短。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