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高产栽培五要点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3 种紧缺中药材之一。 随着牛膝药用价值的新发现,其用量越来越大,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急待人工栽培。 目前,全国各大药市牛膝商品货少价升,且后市看好,有条件的药农可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牛膝属投资少、见效快的药材品种,按现行市场收购价计算,亩产值在 35004000 元左右。 现将其高产栽培要点介绍如下:选地整地。 牛膝主根较长,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于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每亩用腐熟厩肥 250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菜子饼 20 公斤混拌均匀撒于表土层,然后再耕翻一次,翻入土内作基肥。 播前将地整平耙细,作宽 的高畦,畦沟 30 厘米,四 2、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 播种。 牛膝春夏可以播种,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5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为最佳播种期。 播前,将种子放入 20温水中浸泡 34 小时,捞起晾干后,再与火土灰、人畜粪水拌和均匀,撒播于畦面,播后用四齿耙轻轻搂动土面,使种子下沉入土,再撒盖一层细土,厚约 1米,也可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 2630厘米开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上盖一层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宜。 最后畦面撒盖一薄层谷壳或稻草,以利出苗。 田间管理。 1、保苗间苗定苗:播后田间保持一定湿度,45 天即可出苗,幼苗初期生长柔弱,若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苗。 当苗高 57 厘米时,开始第 1 次间苗,去弱留强,保持苗距 67 厘 3、米,苗高 1517 厘米时,按行株距1515 厘米定苗。 如果有缺苗,可选阴天进行补苗。 2、中耕除草追肥:齐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并追施稀薄人畜粪水拌火土灰,每亩撒施 1000 公斤;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撒施 1 次人畜粪水拌土杂肥的混合肥,每亩 1500 公斤,在89 月生长旺盛期于行间开沟每亩放入人畜粪水 2000 公斤加过磷酸钙 50 公斤,施后覆土盖肥。 3、摘花薹:当牛膝株高 50 厘米左右,及时分批摘除顶部抽生的花序,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 4、排灌水:幼苗期至 8 月上旬,应控制用水,促使主根下扎,有利根部生长;8 月以后,主根不再伸长,灌水量可大些,以促主根发育粗壮。 雨季及大 4、雨后,要注意及时疏沟排水。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和根腐病。 叶斑病多在雨季发生,发病时,病叶出现黄色或黄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变为灰褐色,植株枯死,防治方法: 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力; 发病后,喷 11100 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锌 500 倍液,每 7 天 1 次,连喷 34 次。 根腐病在种植地积水后易发生,发病时根部变褐色,呈水渍状,逐渐腐烂,地上茎叶枯死。 防治方法: 及时开沟排水。 发病时,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液或用 5%石灰乳淋穴。 主要虫害是线虫病、发病时使根产生瘤状虫瘿,失去输导养分的功能,影响产量和药材质量。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 土壤在整地时实行消毒处理,每亩可施用 3%甲基异硫磷 5 公斤,撒于畦面,翻入土中。 采收加工。 1、采收:牛膝播种后 67 个月便可采收,一般于当年秋冬季地上茎叶枯黄时采挖,挖时将牛膝整株连根全部取出,不要挖断根条。 2、加工:先将挖取的根条抖去泥沙,除去毛须、侧根,然后理直根条,每 10 根扎成 1 把,放在室外晾晒,晒至八成干时,取回堆积,盖上草席,使其发汗,隔两天再拿出晒至全干即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