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准确 含量 19.在 “ 宏观 —— 微观 —— 符号 ” 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 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 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8: 9 20.把盛满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并轻轻摇动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下列 对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分析 中 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 不 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甲 气体 D.可以用 向下 排空气法收集 丙 气体 21.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与反 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22.下列四组实验 中 最难比较不同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效果的是 A.第一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B.第二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C.第三组是分两次实验,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能够复燃 D.第四组是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氧气所需 的 时间 23.实验室用浓盐酸 ( 溶质质量分数为 37%,密度为 g mL- 1) 配制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 ,用到的两种量筒的规格是 A. 10 mL、 50 mL B. 20 mL、 50 mL C. 20 mL、 100 mL D. 50 mL、 100 mL 24.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 会 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对于 该实验,下列说法 中 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 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 当 红 棕 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 时 , 所得固 体 产物 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大 C. 实验结 束后,应用磁铁和稀盐酸来检验固体 产物中是否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尾气 应点燃或收集 处理 2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关于表中 未知数据 ① ~ ④ 的结论 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 /g 10 10 0 0 反应中的质量 /g 6 2 3 ① 反应后的质量 /g ② 0 ③ ④ A. ① 为 7 B. ② 为 4 C. ③ 为 D. ④ 为 非选择题(共 50分) 26.( 11分) 在 “ 质量守恒定律 ” 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 “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 成物的质量关系 ” 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 1)如图 A、图 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中两种物质混合。20xx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
号水晶糯 1 号出苗至鲜穗适收春播历期 8489 天,比苏玉糯 1 号长 13 天。 一般鲜穗亩产 800 公斤。 苗期长势强,叶鞘浅紫色。 成株株高 230250 厘米,穗位高 110 厘米,株型半紧凑,植株健壮,雌雄花期协调。 果穗长锥形,双穗率10%左右,穗长 1820 厘米,穗粗 米,秃尖 米,穗行数 16,行粒数 3235。 穗粒排列整齐,结实饱满,籽粒纯白色,外观品质较好,煮食后口感
;有的地方越来越干旱,而有的地方水灾越来越频繁;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21.人类惹得然土地正在以每年 10 万平方千米的速度迅速沙漠化;全沙漠现有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 4560 万平方千米, 100 多个国家的 10 多亿人口正在遭受沙漠带来的困苦。 22.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将来人类的吃饭、穿衣、住房、用水、用电、就业、上学 等都会成为大问题
有 “ 三不 ” 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 H CO、 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
瓶口有白雾 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 )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 金属除锈 ② 制造药物 ③ 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 金属除锈 ② 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 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酸的通性 (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2)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