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教版初中化学复习提纲1内容摘要:
瓶口有白雾 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 )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 金属除锈 ② 制造药物 ③ 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 金属除锈 ② 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 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酸的通性 (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2)金属 + 酸(不包括硝酸和浓硫酸) → 盐 + 氢气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CuO+ H2SO4= CuSO4+H2O Fe2O3+6HCl=2FeCl3+3H2O ( 4)酸 +碱 → 盐 +水 HCl+NaOH=NaCl+H2O Ca(OH)2+ H2SO4= CaSO4+2 H2O ( 5)酸 +盐 →新 酸 +新 盐 HCl+AgNO3=HNO3+AgCl↓ H2SO4+BaCl2=BaSO4↓ +2HCl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色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 +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 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 去除油污: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 工业:制漂白粉 ② 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 建筑: 碱的通性 (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 1) 碱溶液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2)酸性氧化 物 +碱 → 盐 +水 CO2+ Ca(OH)2= CaCO3↓ + H2O SO2+2NaOH=Na2SO3+H2O ( 3)碱 +酸 → 盐 +水 2HNO3+Mg(OH)2=Mg(NO3)2+ 2H2O Al(OH)3+3HCl=AlCl3+3H2O ( 4)碱 +盐 →新 碱 +新 盐 2NaOH+CuSO4= Cu(OH)2↓ + Na2SO4 注:( 1)( 2)( 4)只适用于可溶性碱。 注: ① 难 溶性 碱 受 热易 分 解( 不 属 于碱 的 通性 ), 如 Cu(OH)2 Δ CuO+H2O 2Fe(OH)3 Δ Fe2O3+3H2O;②常见沉淀: AgCl BaSO4 Cu(OH)2 Fe(OH)3 Al(OH)3 Mg(OH)2 BaCO3 CaCO3 , 注 : AgCl↓和 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定 义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 化物 化 学 性 质 ① 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① 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BaO+H2O==Ba(OH)2 CaO +H2O==Ca(OH)2 ② 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水 CO2 +Ca(OH)2== CaCO3↓ +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 ② 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是复分解反应 ) 7. 几 种酸 、 碱 、 盐的检验方法 物质 试剂 现象 酸( H+)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活泼金属 /碳酸盐 有气体生成 难溶性的金属氧化物 /碱 固体溶解 碱 (OH— ) 紫色石蕊试液 ,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 可溶性的镁盐 /铜盐 /铁盐 生成白 /蓝 /红褐色沉淀 碳酸盐 ( CO32— ) 盐酸,澄清石灰水 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可溶性碳酸盐 盐酸,澄清石灰水 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氯化钙溶液 /可溶性钡盐 /氢氧化钡 白色沉淀 铵盐( NH4+) 浓 NaOH溶液或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l— ① AgNO3 ② HNO3 白色沉淀不溶解 SO42— ① BaCl2 ② HNO3 白色沉淀不溶解 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 pH ( 1)定义: 酸与碱作用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2)应用: ①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② 处理工厂的废水 ③ 用于医药 (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 pH ① 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② pH 的测定: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 读数为整数 ) ③ 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因为 CO2+H2O=H2CO3), pH 的雨水为酸雨。 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或 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NaCl 食盐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① 作调味品 ② 作防腐剂 ③ 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④ 农业上用 NaCl溶液来选 种 ⑤ 制生理盐水( % NaCl溶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汽水;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灭火 硫酸铜 CuSO4 无水硫酸铜 白色晶体,遇水变 蓝,可检验水 配制波尔多液、炼铜 CuSO4 5 H2O 胆矾、蓝矾 蓝色晶体, 易溶于水 备注 ① 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② 碳酸钠从溶液中结 晶析出时,为 Na2CO3 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③ 2NaHCO3 △ Na2CO3+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精盐提纯 —— 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①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②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 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1盐的化学性质 ① 金属 1+盐 1(可溶)→金属 2 +盐 2 Fe+CuSO4=Cu+FeSO4 Cu+2AgNO3=2Ag+Cu(NO3)2 ② 酸 1+盐 1→酸 2 +盐 2 HCl+ AgNO3=HNO3+AgCl↓ H2SO4+BaCl2=2HCl +BaSO4↓ ③ 盐 1+碱 1→盐 2+碱 2 CuSO4+ Ca(OH)2= CaSO4+Cu(OH)2↓ Na2CO3+Ca(OH)2=CaCO3↓ +2NaOH(制备氢氧化钠 ) ④盐 1+盐 2→盐 3+盐 4 NaCl+ AgNO3= AgCl↓ +NaNO3 Na2SO4+ BaCl2= BaSO4↓ +2NaCl 1酸、碱、盐的溶解性 ① 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 H2SiO3不溶) ② 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③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氯化物除 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硫酸盐除 BaSO4难溶, Ag2SO 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 BaSO4↓ 、 AgCl↓ 既不溶于水,也不 溶于酸。 1化学肥料 ( 1) 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 2) 化学肥料 ① 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 含 N 量 使用注意事项 NH4HCO3 %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4)2SO4 %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 CO(NH2)2 % 有机肥料,含氮量高 “跑肥”: NH4NO3 + NaOH=NaNO3 +NH3↑ +H2O ② 钾肥作用:常用钾肥: KCl、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K2CO3,呈碱性)、 K2SO4 ③ 磷肥作用:常用磷肥:磷矿粉 Ca3(PO4)2 、过磷酸钙 Ca(H2PO4)2和 CaSO4 ④ 复合肥:含 N、 P、 K 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 NH4H2PO (NH4)2 HPO4 1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① 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② 大 气污染: N2O、 NH H2S; ③引起水体污染 : N、 P 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合物: 含碳的化合物, 不包括 CO、 CO2 和 Na2CO CaCO3等碳酸盐。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 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有机物: ① 小分子如: CH C2H5OH、 CH3COOH、 C6H12O6 等; ②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 质量很大)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直接吸收) 二、蛋白质 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存在:①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②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 + CO2 + H2O,放出热量 氧化 酶 淀粉酶 麦芽糖酶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几种蛋白质 (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 (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 (含 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 输 O2 和 CO2 的 载体,血红蛋白 +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 CO结合能力比与 O2 结合能力强200 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 CO、尼古丁、焦油等均有毒。 (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②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 ( Ba2+、 Hg2+、 Cu2+、 Ag+等 )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体积分数 70~75%的酒精溶液医疗上杀菌消毒。 三 、糖类 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碳水化合物,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常见的糖 : ① 淀粉( C6H10O5) 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 C6H10O5) n C6H12O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② 葡萄糖 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 C6H12O6+6O2 6CO2+6H2O ③ 蔗糖 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白糖、冰糖、红 糖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四、油脂 分类:①植物油脂:油 ②动物油脂:脂肪 功能:提供和储存大量能量 、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五、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存在:水果、蔬菜等。20xx沪教版初中化学复习提纲1
相关推荐
有 “ 三不 ” 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 H CO、 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
;有的地方越来越干旱,而有的地方水灾越来越频繁;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21.人类惹得然土地正在以每年 10 万平方千米的速度迅速沙漠化;全沙漠现有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 4560 万平方千米, 100 多个国家的 10 多亿人口正在遭受沙漠带来的困苦。 22.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将来人类的吃饭、穿衣、住房、用水、用电、就业、上学 等都会成为大问题
准确 含量 19.在 “ 宏观 —— 微观 —— 符号 ” 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 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 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8: 9 20.把盛满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1、糯 208”种子 一、特征特性:紫糯 208 是本公司新育成的杂交一代最新糯玉米新品种。 营养丰富、口感好。 富含维生素 2,多种氨基酸,特别是有机硒的含量是普通玉米的 5 倍。 具有防癌抗癌之功效,是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 上市早,果穗大,产量高,高抗病,品质佳,商品性好,适应性广。 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叶色深绿,高抗病,出苗至采收鲜穗约 75,株高 180米,穗位高75米,果穗长 22米
1、 号无公害栽培技术 浙凤糯 7 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高产鲜食和加工兼用型白糯玉米新组合,2006 年 1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组合适宜浙江省全省不同地区的春、秋季节与熟制的净作和间套种植。 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 选地整地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的沙壤、壤土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