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浙凤糯7号无公害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 号无公害栽培技术 浙凤糯 7 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高产鲜食和加工兼用型白糯玉米新组合,2006 年 1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组合适宜浙江省全省不同地区的春、秋季节与熟制的净作和间套种植。 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 选地整地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的沙壤、壤土土质,肥力较高, 松保水,渗透性好的旱地(田)或缓坡地,土壤中铅、镉、砷、铬、汞 5 种重金属及硝酸盐、亚硝酸盐不超标,产地土壤指标和灌溉水质量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业行业标准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849种植鲜食糯玉米,播前须 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有条件多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结合氮、磷、钾化肥做底肥。 春播地块还应注意趁晴朗天气及早耙地保墒,使之创造深、细、松、匀、湿、肥的土壤环境。 2 种子处理播种前认真选种、晒种。 选用饱满的颜色纯白的种子,去掉虫蛀过的、破碎的、发霉的种子,并选择晴朗天气晒种 12 天以杀灭种子表皮的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纯度和整齐度。 播种时有条件可用种衣剂或 50%锌硫磷乳油(用种子量的 进行拌种(绿色农产品允许使用),以防治地下害虫,提高成苗率。 3 播种移栽根据各地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一般直播播种期以地温稳定通过 12时即可,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 18以上。 以浙江省杭州地区为例,春播在 3 月 3、中旬至 4 月初播种。 为了延长上市或加工时间,可采取分期播种、设施栽培等方法使上市时间提前或延后。 2 月可采取温床育苗,三叶一心期利用地膜和小拱棚保温移栽,或直接利用大棚栽培。 从 3 月中旬气温回升后开始,可一直播种到 8 月中旬,这样可形成 5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的鲜摘连续供应期。 为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可采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大棚栽培等多种设施栽培技术,实行分期播种。 播种时以土壤相对含水量 60%75%为宜,墒情差的地块采用开沟人工点播。 种子宜浅播,每穴 23 粒种子,以确保苗齐、全、壮。 采用移栽方式,苗龄掌握在三叶期,最多不超过 25 天,且带土移栽。 浙凤糯 7号亩适栽密度为 330 4、03700 株。 一般净作哇宽(连沟)畦植两行,大行距 90行中 30距 3035右。 春播宜稀,夏播宜密。 4 隔离种植为保持浙风糯 7 号鲜果穗的糯性,播种时应注意和普通玉米、甜玉米和其他品种的糯玉米进行隔离种植。 玉米糯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花粉具有直感现象,一旦接受了其他玉米的花粉,当代果穗会失去或改变它的甜味和糯性。 隔离种植一般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两种:空间隔离一般控制相距 300m 以上,有天然屏障可适当放宽要求;时间隔离以两品种扬花期间隔确保在 15 天以上。 5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苗期应进行浅中耕,既可除去杂草,又使土壤通透性良好,保温、保墒,以利培育壮苗。 拔节时结合追肥进行深中耕并培 5、土,一般耕深 68止植株倒伏,同时培土还有利于雨季防涝。 科学施肥和灌溉:糯玉米长势不如普通玉米,所以要坚持增施有机肥,均衡施用氮、磷、钾肥。 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以施有机肥为主的原则,它既有利于丰产,又能提高糯玉米的特有糯性的鲜香食味品质。 施肥要点:一是基肥要足,亩施复合肥 2025肥 25肥 10条件的地方可亩施腐熟有机肥 3000土壤肥沃的地块施肥要适当减少。 二是追肥要及时,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应及时追肥,亩施尿素分别为 105溉用水以天然无污染本源为主的原则,不使用工业和生活废水。 人工辅助授粉:浙风糯 7 号的花粉量充足,雌雄协调,果穗极易满尖,只有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如高温、大 6、风、连绵阴雨天气等)才会影响到玉米结实,这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促进果穗结实满尖。 具体做法,选择晴朗天气,于上午910 时采用竹竿轻轻刮过雄花,使其花粉大量飘洒,可显著增加产量。 6 病虫害防治鲜食玉米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灭茬、翻耕等方式消除越冬寄主害虫,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按规定,生产 绿色产品禁止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在化学防治上应特别注意选药。 浙凤糯 7 号的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主要虫害是地老虎和玉米螟。 大、小叶斑病: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 7、病斑迅速扩展成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 1030上。 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 空气潮湿时,病斑可长出黑色霉状物。 小叶斑病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 1只限在两条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数量较多。 这两种病是玉米后期的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可采用菌毒清、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锌粉剂进行多次喷雾防治。 地老虎:秋季多雨是地老虎大发生的预兆。 地老虎在一、二龄幼虫时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三龄后昼躲夜出,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强。 因此,药剂防治应在幼虫三龄前消灭;农业防治:清除地边和田间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和害虫;物理防治:在成虫始 8、发期采用黑光灯诱杀;化学防治:播种前亩用地虫克星颗粒剂 3入基肥,撤施后翻入土中;或用 25%杀虫双拌鲜草,在傍晚均匀分布于玉米田诱杀幼虫。 玉米螟: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害虫。 其为害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 农业防治:消灭越冬虫源,将玉米秆、芯等清除,不要留于田中;生物防治:在玉米螟产卵期利用赤眼蜂灭卵,一般放2 次,间隔 57 天,每亩总放蜂量 23 万头;化学防治:分别在大、小喇叭口期用 5%锐劲特悬浮剂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抽雄后可用 25%杀虫双水剂喷雾防治。 7 适时采收春季吐丝后 2022 天左右、夏秋季吐丝后 2225 天左右,是鲜食嫩玉米品质最佳时期,即可采收。 或观察花丝已干、颜色变为棕褐色,或以手指在糯玉米果穗牛下部能掐出少许嫩浆,说明可以采摘。 采收的果穗应丑时上市或冷藏保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