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内容摘要:

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④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⑤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⑥意义: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 3)(一)失误: ① 1958 年总路线:“鼓足 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大跃进:目标: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口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结果: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平均主义和“共产风”。 结果: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结果:造成 1959- 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原因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外,还有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的行为) (二)左倾错误的纠正:①实行全面调整。 提出“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②结果:从 1962 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0 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957— 1966 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重大成就。 (如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而且还出现了众多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 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要凭主观愿望办事。 第 7 课 全国大动乱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1)、原因:①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错误判断,认为共产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决定发动一场群众性的“文化大革命”。 ②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企图乱中夺权。 ( 2)、过程:①导火线: 1965 年《文汇报》发《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②全面发动:标志: 1966 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文革的实际指挥部是中央文革小组。 全国大动乱和二月抗争: ①全面夺权阶段:上海夺权:“一月革命”夺取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②全面夺权;③“二月抗争” 1967 年 2 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抵制“文革“中的错误做法,与江青一伙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3 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文革”中,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形同虚设。 自 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整整 10年没有召开一次全国人大会议。 第 8 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 经济形式的恶化和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①自 1967年起,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林彪集团的覆灭:九一三事件。 ③ 周恩来的努力: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使各方面有了转机。 到 1973 年,国民经济回升。 ④ 邓小平的努力: 1975 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再度回升,但随“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国民经济又 遭破坏。 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文化大革命”的结束①损失:“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 5000 亿元。 ②取得成就的原因: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努力,及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成就:①实现了石油自给,钢材基本自给。 ②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等兴起‘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③新修铁路数千公里,福建、宁夏、青海、新疆通了火车。 ④农村用电量、粮食、棉花产量大增。 ⑤文教、卫生和科技事业也有很大的发 展。 ⑥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 ⑦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 ③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6 年 1 月 8日,周恩来逝世。 清明节时出现“四五运动”,为后来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6 年 7 月 6 日,朱德逝世; 9 月 9 日,毛泽东逝世; 10 月,“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性质: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对我国造成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动乱,是“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 后果是①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 主和法制被践踏。 ②国民经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