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仿野生生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米左右。 方法是:将竹片一端插入菌墙顶部蓄水槽边缘,另一端插入相邻菌墙的蓄水槽边缘,上覆塑膜,即在相邻两菌墙之间搭起一小型拱棚,两头用塑膜封口,其中一头设活门,以方便进出。 注意要点:一是拱架片插入应深,以使拱棚牢固;二是拱棚上使用的覆盖物应是便于揭、盖的草苫等物,如在 3 月、11月需经常揭苫升温,4和 8应盖严,高温时还应加厚草苫,以免拱棚内升温过高。 四、管理。 (1)水分管理。 首先应使蓄水槽内保持一定水分,使其慢慢下渗,拱棚内的空气湿度一般可维持在 85左右,不需喷水增湿。 但是,春季干燥时,棚内空气湿度不易保持,因此除了加强蓄水槽灌水外,可事先在拱棚内作业道两侧各挖一条宽约 15 厘米的蓄水沟 3、,并灌入清水,使水分慢慢渗入地表,以保持棚内的湿度。 此外,在外界气温较高时,对草苫等覆盖物经常喷水,可起到明显的降温作用。 (2)虫害防治。 该栽培方式较之大棚或室内栽培更易招致害虫侵袭,因此虫害的防治不可忽视。 在野外,菌丝的特殊气味极易诱使菇蚊、菇蝇、跳虫等害虫趋味而来。 防治措施有:将菌柱完全掩埋于泥土中,顶部覆土 8 厘米厚;菌墙两端亦须抹 3 厘米厚的泥土,并尽量不使其干裂;整个露天菌墙完全被泥土包围和覆盖,使害虫无孔可入。 在进入棚内操作时,应随时观察是否有害虫进入,初期发现害虫时,立即喷施灭害灵、敌杀死等予以杀灭,不留后患。 (3)温度管理。 首先,应正确选择菌株。 其次,加厚覆盖物,比如覆盖双层草苫,可有效阻止棚内外的温度交流,以实现棚温的相对稳定。 3 月、11 月温度偏低时,适当揭开草苫,使棚温升高;4 月、10 月的气温对平菇的生长极为有利,可覆盖一层草苫,任其自然生长;气温偏高时,在加厚覆盖物的同时,往草苫上喷水。 第三,在光照强烈、温度过高时,可在栽培地上方搭一层遮阳网,使拱棚、菌墙均处于半阴半阳的环境中。 此外,逢阴、雾、小雨天时,可将棚膜揭掉,只覆一层草苫,使子实体处于野生条件下,这样其形态、色泽等更具野生菇的品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