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53套内容摘要:

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一起赶赴事件发生地采访。 到村子时天已黑了,当地干部没让她们进村。 在村外一问废弃的空房里,她们终于见到了死者的妻子,一个普通农 妇。 她的丈夫因为不配合纳粮,遭干部捆绑,不堪受辱,服毒自尽。 农妇不善言辞,只会哭:“我的男人死了,我没得用了 !”当地干部口中的“那个男劳力”是她的全部,死了男人,她就真的“没得用了”,谁来为她伸冤呢。 霍达把这呐喊写进了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发表在《中国作家》 1989年第 4期,《报告文学选刊》 1989年第 6期转载。 文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 1984 年我国粮食大丰收,使高层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的经济形势,过高地估计了“包产到户”的威力,农业投入逐年减少。 此后连续 4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一些地方干部为 了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甚至上门抢粮,干群关系紧张。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粮食减产,全世界面临粮荒。 霍达以沉重的笔写道:“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 ”“未来的 10 年、 20 年,如果再出现‘失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霍达另一部反响巨大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 促使霍这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 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 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一反沿用百年的西方传统,独辟蹊径,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 1986 年,高建民的这一创造发明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当他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 手术前医生问他:“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 ”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生存质量 !”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 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 没等到《国殇》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年仅 45 岁。 与高建民接踵而去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张广厚、中国青 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振泰、农大讲师谢以铨、北师大讲师徐志英,一个又一个,英年早逝。 据当年统计,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老年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年。 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窘况让她悲愤,对此,霍达大声疾呼:“为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抢救我们的国宝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年 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部作品。 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 1997年 7月 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激起了霍达为香港写史的念头。 霍达初 到香港时,十分艰苦。 她早晨 8 点起床,有时走访到深夜 12 点才搭上地铁末班车回到住处。 香港有谚:“有钱到香港,没钱没话讲。 ”住在那里,步步要花钱。 一次,丈夫来电:“钱还够吗。 ” “还够一张机票钱,我得回北京了。 ” “你箱子旁边的袋子里,我还放了一万块钱。 ” 就这样,又可以多采访几天了。 不是没有“借水行舟”的机会。 有关部门曾介绍霍达给一位香港富豪写传记,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在港的房、车问题,还付给天价稿酬: 500万港币,霍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为写这部香港史,霍达让自己成了不折不扣的港史专家。 在中共双方的档案馆、 图书馆,她查阅了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 她对资料的爱护到了“强迫症”的地步:每份资料都要复印三份,一份传真回家,一份用快递寄回家,还有一份随身携带。 “即使我飞机失事了,这些史料也不会丢失。 ” 她靠两只脚踏遍港岛的街头巷尾,走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 经历漫长而艰苦的三年, 1997年春,《补天裂》终于脱稿。 霍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因为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 “以文学形式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霍达说:“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走向的 认知把握,对人生和人类前途的关注,这就是‘士’的本质。 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 (摘编自 2020年 10月 20日《光明日报》)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村干部不让前往采访农民服毒自杀事件的霍达进村,是为了保护她们的人身安全。 这一方面表现了她采访的不易,一方面反映了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现实。 B.“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 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 ”霍达以沉重的语调引导读者反思我国的粮食问题,警醒人们关注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粮荒。 C.在无缝钢管轧制理论和应用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高建民,在他的“负特征角斜轧 理论”专利申请即将得到确认之际撒手人寰,令人无比痛惜。 D.在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知识分子英年早逝。 霍达的大声疾呼源于她对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生存窘况的悲愤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 E.本文介绍了霍达的几部反映现实、关注时代的作品及其创作情况,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有着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女作家形象。 ⑵霍达的《民以食为天》和《国殇》两部报告文学在创作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 ( 6分) ⑶从《补天裂》一书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霍达的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 6分) ⑷霍达说:“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古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他的这种 洁身自好 . . . .的高洁情怀,历来为文人所称赏。 B. 截至 2020年 9月底,匹克公司在中国的零售网点大幅减少,而在经营效益下滑的情况下,老股东大幅减持,更无异于 釜底抽薪 . . . .。 C. 赵本山的小品作为一种讽喻艺术,天生就不是 阳春白雪 . . . . ,而是一种代表下层民众情趣和社会正义感的艺术表达形式。 D. 电视剧《兵王》的主角沈笑,曾经玩世不恭,经常违背上级的命令, 头角峥嵘 . . . . , 但经过一番磨炼之后,竞然成长为一代兵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无人监考考场”内,同学们 正安静地答题。 对于他们来说,正在作答的不仅是一张关乎诚信的品格答卷,更是一份衡量知识与能力的答卷。 B. 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素质。 C. 如果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能够实现,我国将会出现 5亿到 6亿的中等收入人群,这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D. 挂了 16 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这种从“小康 ”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李慎之继承的是“五四”狂飙传统,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继承的是“五四”理性主义传统。 ①为了鼓舞士气,指点方向 ②他深感九十年代士林人格萎靡,失去批判激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