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体芽菜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种选择及采种:国外有一些蒲公英优良品种,如法国的厚叶品种,叶片大而肥厚。 我国主要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 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叶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植株作为采种栽培,在夏季,待花托由绿变黄时,于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将花剪下,放室内后熟 1 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 12 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 蒲公英的留种采集应有固定的种子圃地。 二、蒲公英肉质直根的培育:用作生产体芽菜的肉质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 这样虽然比较经济,但肉直根不肥大,不能生产优质的体芽菜,建议人工培育。 择疏松肥活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种植地。 秋收后净园并结合耕翻整地。 每 115 分顷(亩)施 4000500 2、0 千克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翌年土壤化冻后按 宽做畦,待播。 土温达到 以上时开始播种。 在畦内开浅沟 23 厘米,沟距 10厘米、宽 10 厘米,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掺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 覆土23 厘米,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片,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湿度。 种后约 912 天出苗。 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促使苗子生长旺盛。 当蒲公英幼苗进入 23 片、56 片和 79 片真叶期时,应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行 3 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 5 厘米、行距 10 厘米选壮苗定苗,间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时浇水,定苗后,每平方米追施尿素 1520 克,磷酸二 3、氢钾 68 克,结合追肥再浇一次水。 此期应防止徒长与倒伏,并结合中耕,及时除掉田间杂草。 公英定苗后很快进入莲座期,此期是为肉质根膨大打基础的关键阶段。 此后一段时间不浇水,直到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 蒲公英抗逆性和抗病较强,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清除杂草和肥水管理。 要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 也可采取叶面施肥的方式延缓叶片衰老。 播种当年不采收,以促其繁茂生长、肉质根粗大,以利来年早春生产出优质的体芽菜。 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 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顶芽。 与此同时,应准备好贮藏窖,最好选择背阴地块挖宽 1,深 (东西延长)的贮藏窖。 将肉质根放人窖内,码好,高不 4、超过 50 厘米。 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引起肉质根腐烂或发芽,贮藏后期要防冻。 三、据条件选择温度能稳定维持在 825的各种保护设施。 在设施内做好土厚 4050 厘米的栽培床,栽培基质用洁净的土壤或河沙等。 最后设施内用烟熏剂消毒。 栽前应将肉质根提前 1 天从贮藏窖内取出阴晾。 将蒲公英肉质根按长度分级。 然后按级别一沟一沟地码埋,码埋间距 23 厘米,埋人深度以露出根头生长点为度,码要整齐。 码埋完毕后立即浇透水,浇水后 23 天插小供棚、覆盖黑色薄膜。 栽后管理主要是设施内温湿度的调控。 一般床内温度保持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75%为好,温湿度的具体调控方法同一般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于幼叶生长主要靠贮藏营养,所以该期内不用施肥,高产的关键是培育粗大、肥壮和充实的肉质根,并且冬季合理贮藏,减少营养消耗。 叶片达到 1015 厘米时,用刀割取叶片,注意保护生长点,幼叶清洗后打捆包装上市。 收获一般应在清晨进行。 为延长市场供应期,可分期分批囤栽,这需要冷库等冷藏设备。 专利查询。蒲公英体芽菜的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斯衣陶芬 麦斯衣陶芬(又称玛斯义陶芬)原产美国加州,从日本引入我国。 经过试种观察表明,麦斯衣陶芬是目前最有推广前途的无花果优良品种之一,适宜长江以南地区栽培。 麦斯衣陶芬树势中庸偏旺,树冠开张。 枝条节间 1梢先端易下垂,冬芽呈紫红色,幼叶黄绿色油渍状,叶片以 5为主、中等大、有叶柄。 4 月上旬萌芽展叶,5中旬生长迅速,7高温期几乎停止生长。 9继续生长至霜冻落叶为止。 5 月中旬除基部
2、不足或者营养组分的变化,是制约食用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菌种自身携带病毒病菌,种性退化。 第三,栽培环境的逐渐恶化,病菌基数高。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将营养学中的“木桶理论”移植到食用菌栽培上来,即所需营养的各种组分如同组成木桶的木板,要求其高度相等,才能达到最大持水量;大量中试证明:“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可以解决栽培产量低下、品质不高等实际问题,目前,已推向山东的大部地区和河北
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忧伤,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15题。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 11号。 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 1500平方米。 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 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
1、 号 (1)品种来源:系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8112 自交系作母本,黄早4 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杂交种。 1988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2)特征特性:株型紧凑,株高 250 厘米,穗位高 100 厘米。 叶色浓绿,叶片上冲而挺立。 果穗长 17 厘米。 穗行数 14 行,穗粒数 460 粒,千粒重 300 克,出子率 85%。 子粒黄色,半硬粒型,角质多
1、果玉米” 都知道玉米可以烤着吃、煮着吃,殊不知,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九华村的农田里,却出现了可以生吃的玉米。 这种超甜玉米,被称为“水果玉米”,是南京农业大学从国外引进的品种。 笔者在九华村看到,“水果玉米”看上去和普通玉米没什么差别,翠绿的外皮,金黄的玉须,但粒比普通玉米颜色浅、饱满,柔嫩度好,而且皮特别薄、特别脆。 “尝尝,我这水果玉米,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