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12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3分 )在 H O CO和 CO2四种气体中,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是 ▲ ,能溶于水,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是 ▲ ,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化合物是 ▲。 3( 3 分 )下图中的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_▲ __(填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__▲ __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___▲ ___ A B C 四、(本题包括 3小题,共 16分) 3( 9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催化剂 ( 1) 6~ 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符号) ▲。 ( 2)写出④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该元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方程为 ▲ ( 3)写出第 12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而 He的化学性质 ▲ (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 ▲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 4)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 119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 5)根据上表的规律,预测质子数为 20的元素在表中 的位置是 ▲ (选择表中①、②、③填空)。 该元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填“甲”或乙”)。 3 (5分 )A是 某工厂废旧车床表面上红色固体的主要成分, B、 C、 E都是单质, D、 E都没有颜色和气味, A~ 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 ▲ _。 F_____ ▲ ___。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 + B → C + D :__ ▲ _; D + 过量澄清石灰水: _ ▲ _ ( 3)用 固体 C 做成的容器是否适合盛放波尔多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铜) ▲ _(填“合适”或“不合适”)。 3 ( 2 分)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 问题: [在下列 (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 (1)小题的答案评定分数。 ] ( 1)用什么方法鉴别铁粉和碳粉(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 2)简述氢气作为最清洁新能源的优点。 (至少回答 2点) 五、(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7分) 3( 12分) 某中学化学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 (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2) 用 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填代号,下同) , 将药品加入装置 A中的试管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 (3) 实验室制 CO2的化学方程式 ▲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 _ ▲ ____,若选用 E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CO2 时,气体应从(填“左端”或“右端”) ▲ ___口进入,原因是 ▲ ( 4)在常温下,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 由于硫化氢是密度比空气大,有毒且能溶于水的酸性气体,所以应用 ▲ 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 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 ▲。 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硫化氢气体。 3( 5分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 (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 ” 小红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 [猜想 ]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 ]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 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P处, 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______ ▲ 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 ▲ _。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 (1)小军猜想另一种物质可能是 Na2CO3,但小红通过设计实验: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 气泡产生,证实不存在 CO32;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军预测反应中应有 ▲ 生成; [表达 ]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____。 六、(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1分) 3( 2分) 木糖醇原产于芬兰,是从白桦树、玉米芯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 求 ( 1) 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2,其化学式 C5HxO5中的 x为 ▲ ; ( 2) 木糖醇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