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6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吾于辽东之事有感。 杜子美诗 :安得廉颇将 ,三军同晏眠 !一本作 “廉耻将 ”。 诗人之意 ,未必及此 ,然吾观《唐书》 ,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 ,先是 ,土蕃欲成乌兰桥 ,每于河堧 ④ 先贮材木 ,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 ,委于河流 ,终莫能成。 蕃人知佖贪而无谋 ,先厚遗之 ,然后并役成桥 ,仍筑月城守之。 自是朔方御寇不暇 ,至今为患 ,由佖之黩货也。 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得此意者 ,郢书燕说 ,或可以治国乎 ! (节选自《日知录》卷十三 ) 注 ① 兔苴 :粗野。 ② 刍荛 :割草打柴 ,也指割草打柴的人。 泛指乡野之人。 ③ 金旜 (j249。 ):金属制的耳环。 ④ 河堧 (ru225。 n):河边的空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捐. 廉耻 捐 :丢弃。 致. 卿相 致 :招来、使 …… 来。 贵. 吏清 贵 :推崇 ,重视。 率. 好财货 率 :一概。 解析 B项 ,“致 ”的意思是 “达到 ,求得 ”。 答案 B ,全都说明 “耻尤为要 ”的一项是 ( ) ① 廉耻 ,立人之大节 ② 不耻则无所不为 ③ 世衰道微 ,弃礼义 ,捐廉耻 ,非一朝一夕之故 ④夫人有耻 ,在大足以战 ,在小足以守矣 ⑤ 自古以来 ,边事之败 ,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⑥ 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解析 ③ 是说明为什么 “弃礼义 ,捐廉耻 ”的时间之久。 ⑤⑥ 两句说明 “贪 ”的危害。 排除这三句即可。 答案 A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 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 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 ,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礼义廉耻就开始被抛弃。 但是在那昏聩的时代 ,仍然不乏清醒之人 ,像《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即为其一。 了说明 “古人治军之道 ,未有不本于廉耻者 ”,引用了《吴子》《尉缭子》《后汉书》中的语言或故事 ,并由此对辽东之事生发感慨。 “安得廉颇将 ,三军同晏眠 ”一句的 “廉颇将 ”应为 “廉耻将 ”,是杜甫对边关将领应有不贪之心和廉耻之行的呼唤。 解析 D项 ,理解错误 ,原文是 “诗人之意 ,未必及此 ”。 答案 D。 (1)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 ,鸡鸣不已于风雨 ,彼昏之日 ,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 (2)自古以来 ,边事之败 ,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 解析 第 (1)句中有两个介词结构后置句和一个感叹句 ,这是翻译的关键点。 第 (2)句中注意反问句的翻译。 参考答案 (1)可是在岁暮天寒时节松柏仍旧坚持到最后凋谢 ,在风雨交加的日子 ,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 ,而在那众人都昏睡沉迷的时候 ,当然也不会没有特别清醒的人啊 !(2)自古以来 ,边疆局势的败坏 ,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吗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