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山药的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汇的支柱性产业,具有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价值,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土壤选择选择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浇条件良好。 长形种最适宜在冲积沙壤土中种植,生长的块茎形正、光滑、根痕小;黏土地虽可栽培,但须根多、根疤小,易发生扁头和叉根。 土层越深厚、越疏松,块茎生长越长、产量越高。 扁形种和块状种入土较浅,在较黏重、保水力强的土壤中栽培时,需要多施有机肥,并做成高畦。 2 整地作畦在入冬前进行,精耕细耙,耕地前亩施复合肥 50物有机肥 200耕地施入土中。 山药沟应冬翻,沟距为 1m、沟宽 25深 140沟时应将上、下层土分别放在沟的两侧,沟底 20土就地挖翻、搂碎,随解冻随填土,结合填土施入少量充分 3、腐熟的有机肥,最后作成平畦备用。 土壤水分不足时,可在作畦前浇透水。 3 精选良种日本山药栽培的主要品种有青深和白山药。 青深品种的特征:每根长1表暗红色,单根重约 3脖,其栽子又称仙鹤栽子。 白山药品种的特征:单根长 1表略白,短脖,单根重约 2药又可依肉质根的形状分为长形种、扁形种和块状种 3 种类型。 长形种块茎长达 3570至超过 1m,耐寒力强,需要在土层深厚的土壤中种植;扁形种块茎扁且有褶皱,耐寒力弱,土层较浅的地块也可栽培;块状种块茎常呈短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圆块。 4 药栽子山药栽子俗称山药衣子。 用山药栽子繁殖,是山药最主要的栽培方法。 3 月底种植,栽植前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1 4、200 倍液浸种。 栽培时在畦中央开 15的沟,施入磷酸二铵 5种肥,将栽子平放于沟中,株距 25土 15垄 10上地膜。 药段子长形种块茎部位都能长出不定芽,可任意切成薯块繁殖。 块状种只有茎顶部才能发芽,分切时应纵切,使切后的每个块茎上都有顶部。 种薯切块后,切口要涂上生石灰,在室内放置 23 天,以杀菌和促进发芽,切口愈合后栽于沟中;也可在阳光下晒 12 天催芽。 余子零余子又称山药豆子,选大型零余子,按 1m 畦种 2 行、株距810植,第 1 年形成小块茎,第 2 年用整个块茎种植,用作种薯更新。 5 期支架山药的生育期为 180 天左右,种植后从芽萌动到出苗共需要 35 天,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 6、生育期可施肥 23 次。 第 1 次施肥在支架时,每亩沟施尿素 15合肥 25入土中,随即浇水;第 2 次施肥在茎叶旺盛生长和开花期,时间大约为 6 月份,此时需要大量养分,亩施尿素 10酸二铵 15施后翻入土中并随即浇水,以后不再迫肥。 山药迫肥时切记不要施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只发茎叶而不长块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发芽期遇雨应及时中耕,防止表土板结;生长前期不宜浇水,以促使块茎向下生长;生长盛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不早不浇。 6 防治病虫害山药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 防治方法:苗期用 50%多菌灵或代森锰锌800 倍液,每隔 710 天喷雾 1 次,一般要连续喷 56 次。 如遇大雨,要抢晴天重喷,虫害主要是山药虫,可用 90%敌百虫 800 倍液或敌敌畏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7 收获山药为宿根性植物,地下块茎及其休眠的隐芽能耐18左右的低温,但在北方一般仍在土壤封冻前收获,取下山药栽子用于第 2 年栽培。 进入农历 9 月份,可收获山药,从霜降前后直到土壤封冻前,可随时采收。 长形种入土深,收获时较费力,且易铲断。 收获时可从畦的一端开始,用小铲子沿块茎的两端把泥土铲出,直到见到块茎尖端为止,然后提出整个块茎。 扁形种和块状种块茎较短,容易挖掘。 零余子在 8 月份成熟,在落地前收获、储藏备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