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棉花烂铃内容摘要:
2、也会脱落 60%左右,这是棉花的生育特点,叫作生理脱落。 棉株中下部的伏铃和伏前铃从开花到吐絮,一般需要 48 天,所以有“花见花48 天”之说。 棉铃在生长期有很强的抵抗力,没有虫子危害穿孔不会烂铃。 在接近成熟期,生长 40 天以后,棉铃停止生长,铃壳需要脱水、干皮、开裂,如果这期间遇到雨水高温高湿,停止生长的棉铃已无抵抗能力,各种铃疫菌会浸染铃壳,引发烂铃。 如果在新疆棉区,气候干燥,很少下雨,有高温无高湿,棉铃不会烂。 内地棉区,如果到 10 月份再下连阴雨,有高湿无高温,棉铃也不会烂。 所以,在我国南北棉区不要或少要伏前铃,让棉铃成熟期躲开 8 月下旬到 9 月中旬容易引发烂铃的季节,是最好的预 3、防办法。 说到伏前铃,没有种地膜棉以前,黄河流域棉区伏前铃结的很少,一株棉花只有一两个伏前铃,所以烂铃不会很多。 自从推广地膜棉以后,棉苗早发,生育期提早 10 天至半月,伏前铃多达 7、8 个,所以烂铃多,减产幅度大。 伏前铃多了,中部的伏铃就结的少,因为下部结铃早,中部叶片制造的营养首先要供应下部铃的生长,导致中部开花授粉后营养供应不上而脱落多,这样的结果是下部烂、中部空,得不偿失。 为解决这一难题,国欣科技园区搞了对比试验,在水肥条件好的同一块地,4 月 20 日播种欣抗 4 号,亩密度分别为 2000 株、2500 株、3500 株。 2000 株稀植田采取简化整枝法,6 月 25 日打去所有营 4、养枝和下部两个果枝,7 月 5 日把所有已开的花和已结的幼铃全部去掉,使下部叶片为中部多结伏铃供应营养。 结果烂铃数平均每株 ,亩实收花 685 斤,而另外两块棉田不去两个果枝、不去下部花铃的烂铃数都在 3 个以上,产量分别是 632 斤和 606 斤。 所以,适当稀植,不要或少要伏前铃是预防烂铃最主动最简单的办法。 防治烂铃还有其它办法,如推株并垄、打去下部老叶、喷施杀菌剂、及时摘收初烂铃晾晒等,但这些办法都是在棉田即将发生烂铃或已经发生烂铃时采取的被动办法,效果往往不理想,不如 6 月中下旬去早蕾或 7 月上旬去早花、早铃主动高效。 在常规情况下,棉株第三个果枝以下烂铃数较多,即便不烂,也因挨近地面光照不足,热湿气蒸腾而吐絮不好,形成质量很差的“根子花”、“僵瓣花”。 所以主动去掉早发棉株下部的两个果枝有百利而无一害。 到 8 月下旬以后,高产棉田的长势应该是: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高脚无烂铃,伏桃挂满腰,秋桃已盖顶。 高级农艺师卢国欣专利查询。如何预防棉花烂铃
相关推荐
把大等边三角形每边六等分 ,组成右图所示的三角形网 .如果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都是 2平方厘米 ,那么图中三角形 ABC 的面积是 32 平方厘米 P38 ( 3 )顿时,锅里便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 5 )翻了两次后,荷包蛋基本成形了,我把火关小了一点。 ( 6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金黄色的荷包蛋便煎好了。 ( 2 )然后拿起大鸡蛋,在锅沿上轻轻一敲,两手掰开,把蛋打进锅 里。 ( 4
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② 霾 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 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 100 就可能出现饱和 )。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 80 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 90
16. 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假定人尿中不含其他含氮物质 , 则人尿中含尿素 CO(NH2)2的质量分数为 ( B ) A. % B. % C. 23% D. 46% 17. 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 方法正确的是 ( B ) A. Zn粉中含少量的 ZnO:加入足量稀 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NO3)2溶液中含少量 AgNO3:加入足量 Cu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
2、,减轻玉米发病率,并错开害虫传播高峰。 灰飞虱是一种传播病毒的害虫,它原来寄生于小麦、水稻上,当小麦、水稻收获以后它便跑到套种或早播的玉米上。 玉米的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主要是在冬小麦和灰飞虱体内越冬,初侵染源相对较少、传播途径单一。 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以侵染发病,但 5叶期前最易感病。 感病植株节间缩短、显著矮化,叶片多呈浓绿色
2、隔离要达到 200 米以上,以避免串粉。 目前应用的高赖氨酸玉米品种多为平展型,最大适宜叶面积指数为 宜密度范围为每公顷 5250067500 株。 高赖氨酸玉米具有穗型大、子粒灌浆期短、粒重偏轻、抗倒伏能力差等特点,高产栽培的施肥应根据这些特点培育壮苗,控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大穗形成,提高粒重。 高赖氨酸玉米生长前期施肥要施足磷钾肥,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肥。 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