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内容摘要:
【解答】解:雾、露是液态的,是由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霜、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自然现象中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判断物态变化,先看变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定义确定. 10.一般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它的密度(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都有可能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体受热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公式 ρ= 可知密度的大小变化. 【解答】解:物体受热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公式 ρ= 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知道物体受热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1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 “ 白气 ”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 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A、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B、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冒出的温度较低的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符合题意; C、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符合题意; D、天上纷纷落下的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符合题意. 故选 B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判断生活中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态变化的吸 热和放热情况的掌握. 12.为了使同学们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公路等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发出任何声音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解: A、噪声的产生处是在学校外面,学生在教室内上课需要讨论回答问题,保持安静、不讲话,不合理,符合题意;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途 中减弱噪声,合理,但不符合题意. C、如果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可以从声音的接受处减弱噪声,但学生同样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音,不合理,符合题意;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显示噪声的分贝,但无法减弱噪声,不合理,符合题意; 选 ACD.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13.同学们在湖水里看到了 “ 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 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D.水中 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知道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是看到物体的虚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水中的云是云在水中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及成因,同时也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这两种情况学 生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二者所成的都是虚像,但成像原理不同. 二、填空题(每题 1分,共 19分) 14.如图所示,图甲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图乙中小球的直径是 cm.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长度的测量.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① 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 ②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 “0” 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 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 ① 在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 35℃ 和 42℃ ,所以测量范围为 35℃ ~ 42℃ ; 1℃之间有 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 ,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 ;此时的示数为℃ ; ② 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小球左侧与 ,右侧在 ,估读为 ,所以小球的直径为 d=﹣ =. 故答案为: ; . 【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15.如图所示,正在空中下落的特技跳伞运动员之间必须保持 静止 ,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如果运动员以自身为参照物,他们感到大地是 运动 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此题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 【解答】解:特技跳伞运动员在做空中造型表 演,他们的速度是相同的,这样它们可以互为参照物,也就是在他们保持相对静止时,才能形成一个造型; 如果运动员以自身为参照物,他们感到大地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特技跳伞运动员在做空中造型表演,其次是参照物的选择.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6.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2: 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1: 1 ;若将甲切 去 ,乙切去 ,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1: 2 . 【考点】密度的计算;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甲乙物体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说明两物体质量相同,已知体积之比,根据公式 ρ= 可求密度之比,甲乙各自切去一部分后,各自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 【解答】解:天平平衡,说明两物体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1: 1, 密度之比为 = = =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大小无关,所以切去一部分后,密度之比不变仍为 1: 2. 故答案为 1: 1; 1: 2.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和密度的性质,关键是密度公式的应用,重点是密度的性质,记住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有的属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 17.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 实 像的性质制成的.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 远离 (选填 “ 靠近 ”或 “ 远离 ” )小芳,同时 减小 (选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当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 “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 . 【解答】解: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 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此时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了物距,所以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应该缩短照相机暗箱长度. 故答案为:实;远离;减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定熟练掌握成像规律的内容,还考查了成像规律的应用,要搞清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18.电视机遥控 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红外线 (选填 “ 红外线 ” 或者 “ 紫外线 ” ),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光的反射 . 【考点】红外线;光的反射. 【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答】解: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红外线进行遥控.遥控器对着墙时,按 下遥控器的按钮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墙的反射作用,来控制电视机. 故答案为;红外线;光的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红外线的应用和光的反射,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9.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20xx-20xx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相关推荐
1、测定,全糖 粗脂肪 铁 钾 粗脂肪 全糖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两种物料均是栽培黑木耳的良好原料。 用桑枝木屑及蚕粪栽培黑木耳,与一般培养料相比,至少可以多采收一次,相关技术如下:一、桑枝、蚕粪预处理春蚕饲养结束后桑树夏伐,伐下的枝条在田间晒成半干后用木头切片机和木头粉碎机进行粉碎,由于枝条韧皮部韧度强,粉碎机械要作适当改动,即增加筛板强度,将筛孔直径改为 6 毫米。 粉碎后的木屑在太阳下晒干
均属于缓慢氧化 D. CO和 CO2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 化学与能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成分、物质燃烧的现象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
1、桑秆综合开发利用方面,2006 年以来,广西河池市在宜州、环江等市县成功探索出“桑菇肥”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以桑秆为主料培育的“榆黄蘑”2006 年在中国湖南(国际)绿色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桑枝蘑菇栽培的成功,解决了河池市 20 多年来大面积桑秆作为废弃物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难题,为扩展食用菌产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资源
水解生成 2 mol 乳酸 (C3H6O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为 分子 间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其中含有酯基, A 项正确;顺173。 2173。 丁烯和反 173。 2173。 丁烯的加氢产物均为丁烷, B项错误;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项错误。 【答案】
1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 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 _ (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 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 理论提供了 有力的佐证。 19.如图是 A、 B、 C 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 A带正电,则 B的带电情况是 ,C的带电情况是。 (选填“一定带正电” 、“一定带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