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故说法错误; B、煤、石 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故说法正确; C、石油中含有汽油、柴油、煤油等物质,通过分馏可以把它们分离开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D、煤通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新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 10.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的有 毒气体是( ) A.三氧化硫碳和一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C.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D.二硫化碳和二氧化碳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 【分析】 根据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解答 【解答】 解:硫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只有 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下来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大 B.不易熔化 C.良好的导热性 D.密度都比较大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金属共性即金属普遍具有的性质,据此结合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硬度大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钠的硬度较小,故选项错误. B、不易熔化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钠的熔点较低,故选项错误. C、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属于金属共性,故选项正确. D、密度都比较大不是金属的共性, 如钠的密度较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共性、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不锈钢是一种合金,有耐腐蚀的特性,被广泛使用于医疗器械、装饰材料等,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 ) A.铜和铬 B.镍和铬 C.镍和锰 D.锰和铬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不锈钢的成分,在不锈钢中主要加入铬和镍制成耐腐蚀特性的不锈钢,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镍和铬,而不是铜和铬, 故选项错误. B、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镍和铬,故选项正确. C、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镍和铬,而不是镍和锰,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镍和铬,而不是锰和铬,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不锈钢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Al+H2SO4═AlSO 4+H2↑ B. 2Al+3H2SO4═Al 2( SO4) 3+3H2↑ C. Al+2H2SO4═Al ( SO4) 2+2H2↑ D. 2Al+H2SO4═Al 2SO4+H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铝在置换反应中显示 +3价,然后依据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进行分析. 【解答】 解:铝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常显示 +3价,通过分析只有 2Al+3H2SO4═Al 2( SO4)3+3H2↑ 中的铝才显示 +3价,而其他的反应中铝都不显示 +3 价,故选 B.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铝在反应中显示的化合价,然后结合显示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14. 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50g水受热变为 50g的水蒸气 B. 128g铜和 32g的氧气反应生成 170g氧化铜 C. 20g食盐溶于 80g水得到 100g的食盐水 D. 36克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共 36克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守恒法;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解答】 解: A、 50g水受热变为 50g的水蒸 气,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 A错误; B、 128g铜和 32g的氧气反应生成 160g氧化铜,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成 170g氧化铜,故 B错误. C、 20g食盐溶于 80g水得到 100g的食盐水,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 C错误; D、 36克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共 36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范围;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 15.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两者是由两类不同元素组成 B. 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 C.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D.生铁是合金,钢是纯铁 【考点】 生铁和钢.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生铁是含碳量为 2%~ %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 %~ 2%的铁合金,主要成分均为铁,含碳量不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生铁是含碳量为 2%~ %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 %~ 2%的铁合金,主要成分均为铁,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A、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而不是两者是由两类不同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 B、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 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故选项正确. C、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而不是两者是由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它们均为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而不是生铁是合金、钢是纯铁(它们均为合金),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主要区别(含碳量不同)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B. C60是一种化合物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 D.石 油是属于可再生的能源,但仍需要加强综合利用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 化学与能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 A、二氧化碳是不能支持燃烧的物质中的一种; B、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这种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石油、煤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解答】 解: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不能证 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氮气、稀有气体等也不能支持木条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C60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该选项说法正确; D、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需要加强综合利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 石油、煤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属于化石燃料,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能够减缓环境污染. 17.我国商代已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会冶铁和炼钢.人类开发利用金属单质的时间顺序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着上述某种内在 的联系.由此推断,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 ) A. Na B. Sn C. Fe D. Zn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性质决定用途;分析比较法;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金属越活泼,越不易开发利用. 【解答】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锌>铁>锡,所以开发利用最晚的是钠,观察选项,故选 A.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发 现家里墙壁插座上的用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把锌棒放入有少量 FeSO4的溶液中,锌棒质量减小 C.炒完菜后,及时擦掉锅底的水分,这样铁锅生锈速度加快 D.铁锅比铝锅传热快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自然界的水具有导电性,可以据此答题; B、锌能够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可以据此结合它们的质量关系进行判断;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判断; D、根据金属的导热性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自然界 的水具有导电性,所以发现家里墙壁插座上的用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浇灭,则会导致触电事故,故 A说法错误; B、锌能够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它们反应的质量关系为: Zn+FeSO4═ZnSO 4+Fe 65 56 所以将锌棒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锌棒的质量要减少,故 B说法正确;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炒菜后,及时擦掉锅底的水分,这样能够减缓铁锅生锈速度,而不是加快生锈,故 C说法错误; D、铝的导热性比铁的导热性要好,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 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某纯净物 X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能分解为 PH SO H2O和 N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X由五种元素组成 B. X是化合物 C. X中有氢气 D. X不稳定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2、,花朵为顶生的总状花序,为紫红色,果实为荚果,有节,在成熟後会掉落,让子孙各自发展。 用途:.)以全株入药。 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苦、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预防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喉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痈疖。 用法用量: 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品味花卉:有些野花长在路旁,只要我们低下身就可以与他们打声招呼,久而久之就熟了
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 pH________(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肥。 中高产田基肥的施用应增加磷肥和钾肥用量,减少氮肥用量。 小麦全生育期化肥亩施用总量大致为:高产田纯氮 1216 公斤,磷(8 公斤,钾(斤,硫酸锌 1 公斤;中产田纯氮 1214 公斤,磷( 公斤,钾( 公斤。 中产田应将有机肥全部、氮的 50%,全部的磷肥、钾肥、锌肥均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再施 50%氮肥。 高产田应将有机肥全部、氮肥的30%50%,全部的磷肥、锌肥和
2、叶 1 心期(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厢面灌浅水层,结合追施“断奶肥”,每 667 平方米稻田用 3%克百威颗粒剂 2 公斤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 5 天7 天不进水、不排水。 育秧)田、早抛(软盘育秧)田(5 月下旬前),在插秧或抛秧前,结合施面肥,每 667 平方米稻田用 3%克百威颗粒剂 2 公斤和 敌粉 2 公斤与面肥拌匀后撒施。 期、2 期(中熟品种 7 月 15 日前后)
层含义。 ( 2分) 这篇小说的神态描绘逼真传神,第③自然段中画线语句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 请简要回答。 ( 2分) ___________ __ 在这篇小说 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 请概括作答。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