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膜玉米超高产技术内容摘要:
1、陕西省开展“百村万户玉米高产竞赛活动”中,靖边县黄蒿界乡玉米技术攻关小组以平均每 667 平方米 1284 千克的产量夺魁。 创下陕西省春玉米一季单产最高记录。 其主要技术攻关措施为:一换、二增、三改。 一换:即更换优良品种。 选择紧凑型、晚熟、高产品种登海 9 号。 二增:即增加密度和增施肥料。 用的紧凑叶型玉米比平展叶型每 667 平方米增密 10002000 株。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技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超高产田每 667 平方米 55006000 株。 据土壤化验情况和施肥经验,采用精准配方施肥技术。 目标667 平方米产 1300 千克,施有机肥 5000 千克,除去土壤和有机肥提供养分外 2、,另施氮 克,磷 克,锌 克。 三改:是适时早播。 陕北地区在 4 月 16 日20 日入种。 早播可促根壮苗,培育秆粗、节短、棒子部位低和延长生育期,保证籽粒灌浆期在适定温度条件生长。 二是地膜覆盖栽培由原来的垄作改为横畦、纵膜、宽窄行种植。 一米一带,选用宽 804 米的膜。 合春耕进行“一炮轰”施肥。 磷肥采用“三线开沟”施肥法(垄中间和两侧上线开三条 1012 厘米深沟施入)。 氮肥采用三攻追肥技术,即拔节期施肥攻秆,孕穗期施肥攻穗,灌浆期施肥攻粒。 期控水蹲苗,12 叶 1 心开始灌水,结合追肥灌好拔节水、大喇叭口期水和花期水,特别要浇好灌浆水,生育后期遇旱必须浇水,最终保持青秆绿叶黄棒子。 通过延长生育期,增加千粒重,提高单产。 专利查询。陕北地膜玉米超高产技术
相关推荐
人住院。 各专业教研组应建立教学病例登记本,有目的地预先收集临床少见、疑难杂症和季节性发病病例的完整病案资料(包括病历、诊疗经过记录、检验检查报告、医学影像学检查资料、护理记录等),登记在案并分类编制目录以便随时查用。 各专业教学组可自行录制或申请购置常见手术、诊疗操作及临床少见病例的教学课件用于教学。 (八 ) 兼职班主任职责和工作制度 在教研室主任颔导下,负责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
本工资和奖励工资的调整等。 二、 旭日集团 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对薪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现在很多 旭日集团 的领导者仪仪是将薪酬看作是企业的成本,对薪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处理好薪酬管理中控制经营成本与改善经营绩效的关系,基于这样的理解,企业的领导人所想的是怎样控制好成本就行了,表现在,企业效益滑坡或有生存危机时,为了减少工资支出,企业立即采取大规模裁员措施
万亩“明优 02”水稻新品种喜获丰收 “明优 02”水稻新品种是农技部门今年引进示范的一个中熟杂交稻品种,在城固县南北山区示范推广 2万多亩普遍获得丰收。 该品种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 2005年 3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稻 2005001)。 今年在我县南北山区示范种植 2万多亩,8 月中旬,农技部门对该品种进行了田间测产调查,普遍表现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成熟时转色快
2、国家审定的粳型旱稻品种;“沪旱 7 号”也已通过上海的审定。 干旱已成为中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水稻生产用水占全部农业用水量的七成,消耗了中国总用水量的一半左右。 发掘节水抗旱种质资源,培育和推广节水抗旱稻,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出路。 上海旱稻研究项目已育成的 3 个通过审定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北、浙江、江西、江苏、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