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好水稻“三肥”内容摘要:
2、、钾的营养临界期还出现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 水稻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 据研究,每生产 100 公斤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斤,斤,钾 斤。 三要素的比例为 2:1:3。 了解水稻需肥规律和特性后,就应分期进行合理追肥。 一、早施分蘖肥。 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 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 50%60%。 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 只有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 分 3、蘖肥在水稻栽后 710 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 57 公斤。 底肥不足的可适当增施,但不能盲目过量追肥,以防疯长。 二、巧施穗肥。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 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 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 并能防止贪青、倒伏。 在技术上要做到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黄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施。 施用时间为水稻圆杆期。 亩施尿素 34 公斤,并配施少量磷钾肥,酸二氢钾溶液 50 公斤。 三、酌施粒肥。 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 粒肥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 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 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 1%的尿素溶液,或 1:500 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 50 公斤。 对于已发纹枯病、稻温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 120、消菌灵等农药防治。 专利查询。施好水稻“三肥”
相关推荐
2、绿,叶尖和叶缘呈灰色,开花成熟延迟,籽粒皱缩,颖壳生长不正常。 三、施钼肥的生理作用(一)施用钼肥能促进小麦氮素代谢。 钼在作物体内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影响氮素代谢过程,作物吸收硝态氮后,必须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参与植物蛋白质的合成,钼是硝酸还原酶中不可缺少的组分。 因此,缺钼小麦植株叶片的硝酸盐便会大量累积,给蛋白质合成带来困难。 据测定:小麦用钼肥浸种和叶面喷施钼肥
与,监理工程师是既懂工程技术、经济、法律,又懂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士,有能力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消除,从而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了国家公共利益。 有利于实现通信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通信工程质量,也保证了施工进度和工程的顺利开展
稻生根抗病菌剂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生产的。 该品含有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针对水稻育苗生根慢,移栽后缓发根,返青晚,水田中氮素易流失,磷、钾易被固定的特点综合研制而成。 一、产显著,一般可使水稻增产 20%左右。 低温,抗干旱,防水涝,防冻,壮苗,促早熟。 苗齐,壮苗,长势好,移栽后返青快,分蘖多,秆强,穗大,粒多
1、前水稻生育长势普遍好于去年(前期受药害田除外)。 据调查,今年水稻生育进程将提早一周左右,主要与插秧后天气始终处于高温、少雨、光照时间常有直接关系。 针对与往年不同的气候条件提出如下管理意见:一、加强后期水肥调控、确保丰产丰收由于当前水稻长期处于高温、强光照的环境下,水稻生理机能对营养的转化速度加快,因此,水稻对氮肥需求量要比低温年多。 对于水稻出现落黄的严重地块,可增施 1 次穗肥
发本系统时,要进行良好的设计工作,制订行之有效的软件工程规范 [12],保证代码的易 读性、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5.系统的先进性 目前计算系统的技术发展相当快,在系统的生命周期尽量做到系统的先进,充分完成信息处理的要求而不至于落后。 这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不断改善系统的功能完成。 另一方面,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应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当前主流并先进且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