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晒田有学问内容摘要:

稻秧苗返青后,根系生长恢复正常,保持田面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分蘖早发。 够苗后,为了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根系的生长,为生殖生长打好基础,需要进行晒田。 晒田必须严格掌握好时间和程度,才能充分发挥晒田的作用。 晒田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 晒田过早会影响分蘖,晒田过迟则影响幼穗分化。 晒田应在水稻分蘖后期至幼穗分化前进行。 杂交稻品种分蘖能力强,应在分蘖苗数达到计划苗数的 80%90%时就开始晒田。 这是由于刚开始晒田的头二三天,禾苗仍在继续分蘖,当晒田由轻到重时,分蘖才会停止。 只有这样,才能将总的分蘖数控制在计划苗数内,达到晒田控苗的效果。 晒田的程度,要看田、看苗、看天气具体决定。 一般是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肥田,以及冷浸田、低洼田和黏土田要重晒;而叶色青绿、长势一般、施肥料不多的瘦田,以及高岸田和沙土田要轻晒。 因为冷浸田、低洼田、肥田和黏土田保水能力强,不易晒透,所以要重晒;沙土田、瘦田保水能力弱,漏水性强,宜轻晒。 重晒田一般晒 7 天10 天,晒到田中间出现 3 毫米5 毫米宽的裂缝,田边土略有坑白,叶色褪淡,呈青绿色,叶片挺直如剑为宜。 轻晒田一般晒 5 天7天,晒到田中间泥土沉实,脚踩不陷,田边呈鸡爪裂缝,叶色稍为转淡为宜。 晒田时间的长短还要看天气,如晒田期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晒田的天数应少些;而气温低、湿度大的阴雨天气,则晒田天数应长些。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