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几个因素内容摘要:

开发经验都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中至少 有一至两名主要设计者有着组织或参加一个完整同类项目的经验。 人们往往只注意到 MIS的技术特征,忽视了 MIS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项目,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具有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社会性,从而把企业 MIS 的重担寄托在程序员身上。 这样程序员往往身兼业务分析、 MIS 规划、 MIS 开发数职,任务繁重却又精力有限,影响了其最根本的工作 —— 程序编写。 另一方面,程序员在企业 MIS 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业务不熟悉以及职责身份的制约,程序员必须依赖一般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分析需要,制定规划。 但是,一般业务人员不可能从全面的 、系统的、高效合理的角度提出业务要求,决定了程序员的业务分析不可能透彻,从而难以从系统的角度把握 MIS 建设,导致 MIS开发中的源程序甚至规划的频繁变更,最终的 MIS 成果或者是一般业务人员个人工作方式的计算机包装,或者是程序员个人埋头消化、自以为是的所谓科学管理,都不具有合理性。 这是 MIS 建设中的一个误区,也是 MIS 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 MIS 建设中,必须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企业应成立领导小组,技术小组,需求分析小组,建立 MIS 专项建设资金,并且强调落实以下四种人员的选择与设立:系统规划员、数据管理员 、数据分析员、程序员。 系统规划员既要精通企业相关业务以及管理学、系统论,双要对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有所了解,同时具备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权力。 他们负责在收集到的业务需求基础上,分析把握深藏在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之中,并和各种各样业务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内在数据驱动规律,制定总体规划并监督执行,是 MIS 建设的总设计师。 系统规划员可以担任领导小组中的规划专责或者是技术小组的带头人,是紧密联系企业管理与 MIS 的承上启下者。 数据维护员、系统分析员都是技术小组的成员,他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贯彻执行系统规划员的要求。 数据维护员 必须精通数据库理论、系统工程论、信息安全理论。 他们负责企业数据管理规范的制定、颁布与监督执行;负责总体数据规划和数据库设计计划的编制;主要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出发,分析优化数据的分布,保证数据库的设计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系统分析员必须熟悉大系统开发的方法论;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理论;熟悉结构化方法,面对对象方法和信息工作等主流方法论;熟悉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 他们注意 MIS中各局部的联系与制约,协调彼此的关系,对 MIS 中各了系统的分析,向系统规划员反馈改进完善意见。 程序员直接对数据维护员、系统分 析员负责,在数据管理员的数据要求和系统分析员的系统要求指导约束下,完成程序编码工作,有人提出了建设力量的组织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在这四种人员中前三种必须包括企业人员在内,属于系统级人才,把握着企业 MIS 建设的命脉,是企业重点发掘培养的对象。 至于程序员可以是企业员工,或者可以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来实现。 合作开发的前提是企业必须能够掌握 MIS 源程序,并可以做一些一般性的改动。 [6] 对于没有雄厚实力的中小企业来说,虽然建设 MIS 要借助外技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足自身,企业需要有自身的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 素质的开发队伍。 MIS 的总体4 规划功能设置等系统开发要点,企业的技术人员必须把关,而外部技术力量在帮助进行系统规划的同时,最适合解决 MIS 建设中的某些关键技术。 而这些主要有外部技术力量完成的关键技术,企业应自始至终要派有专人参加,重视这些技术的掌握,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可使企业牌较为主动的位置,从而有能力对这些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系统应用中难于预测的变化需求。 [7] 总之,企业必须有一批既熟悉经营管理,又初步掌握了计算技术的有较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调查普遍反映,当前企业严重缺乏这种复合 型人才,能够留住和吸引这类人才的环境和机制也不理想,即使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信息技术骨干跳槽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解决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和问题,可通过国家培养和企业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在目前情况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