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内容摘要:

全面预算的编制,应当从集团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出发,确定预算目标导向,并对相关的经营目标及预算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平衡。 企业经营目标也就是预算管理的终极目标。 确定企业经营目标是编制预算的前提。 一般来说,预算目标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财务目标;二是经营目标(非财务指标)。 如何把集团公司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预算目标,平衡计分卡( bsc)原理提供了全面预算整合模式的解决方案:通过财务、非财务性指标的关键性业绩指标( kpi)的层层分解,使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与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 预算目标、 目标执行的控制和激励有机成为一体。 财务目标方面,有目标与指标相应的结合。 财务目标设定有,如提高投资报酬率、扭亏为盈、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就可以设定相应的指标。 把既能反映价值创造,又能体现效率的经济增加值( eva)作为财务方面的目标,并附之相应的 kpi,如投资报酬率、利润、单位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等。 对于经营目标(非财务指标)的确定,应结合实际情况从 bsc 的其他三个方面来制定,制定时应重点识别那此具有战略意义的因素,以保证经营业绩的持续改进。 5 预算目标的分解与预算编制 预算目 标的分解 建立从母公司总部到各营运单位的“金字塔”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总部为投资中心,集团公司下属各营运单位为利润中心,集团所属的职能部门、各营运单位所属车间(班组)为成本费用中心。 总部、 营运单位、车间、班组之间,一级对一级负责,逐层分解落实目标,层层考核,形成权责明确、协调运作的责任体系,从而确保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责任中心划分以后,必须把预算目标在责任中心之间按照资源要素进行分解,只有分解了的目标才是可控的。 分解时应从财务与非财务两方面着手,按层次要从上到下逐步落实,同级责任中心之间做到协调平衡。 预算的编制 全面预算体系包括资本预算、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不少企业注意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却不注重经营预算,造成经营利润指标的生成游离于系统之外而特别易于操纵,使得经营利润指标在执行过程中缺少一个规范、系统和连续的会计系统来反馈利润指标的执行情况。 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编制应采取上下结合、横向协调的程序,体现出分权与集权的统一。 其顺序如下: 首先由集团总部提出预算思想与目标; 下发预算目标并由各子公司、二级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编 制预算草案; 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初步协调和汇总; 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各子公司、二级单位负责人等进行协调各级预算,并形成最终预算报经董事会审批通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