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 津粳杂2号内容摘要:

1、津粳杂 2 号 津粳杂 2 号(粳优 1 号)是天津市农科院杂粳中心于 1997 年组配成功的杂粳新组合,该组合于 2001 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并已于 2002 年底通过国家审定。 该组合在京津冀做春稻种植全生育期 165 天左右,株高 105 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 180 粒左右,实粒数 160 粒左右,结实率 90%左右,千粒重 27 克左右。 经天津市植保所鉴定该组合抗穗颈瘟、抗叶瘟。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该组合有 9 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有 1 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综合评判符合优质稻谷2 级标准。 该组合于 2001 年至 2002年在河北、天津多点示范 2、,各地反映较好,已展示该组合在京津冀稻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组合在苏北、皖北、鲁南可做较早熟水稻品种应用,能够较当地品种提前半个月收获。 主要特点1、熟期适中。 在京津冀全生育期 165 天左右,较 90早,与中作 17、中作93 基本持平。 在苏北、皖北、鲁南做麦茬稻,全生育期 130 天左右,较豫粳 6号、早丰 9 号或武育粳 3 号提早半个月左右。 2、米质优良。 该组合外观米质较优,可达国标优质二级标准,食味更优,米饭外观光泽油润,口感粘筋适度。 2002 年 1 月 16 号由天津市农林局、天津市农科院、天津市农学院组织的由多位领导、专家参与的“天津优质稻开发技术研究育成品种与稻米食味感官品尝 3、”,结果表明,津粳杂 2 号(粳优 1 号)综合评价位居第一。 3、产量优势显著。 一般栽培水平,亩产可达 650 公斤/亩左右,良种良法配套可达 700 公斤/亩以上,可较常规稻增产 15%左右。 4、株型较优,熟色熟相优。 该组合前期长势挺拔茁壮,抽穗后穗大粒多,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稻谷金黄,熟色熟相佳。 5、抗逆性强。 该组合抗稻瘟病,耐旱耐寒,抗倒伏。 6、该组合较感条纹叶枯病,轻感稻曲病和二化螟。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 用浸种灵、菌虫清或其它有效药剂浸泡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 2、培育壮秧。 无论湿润育秧还是旱育秧,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稻种的 1/3 至1/2。 3、插足基本苗。 在京津冀稻 4、区插秧密度一般在 94 寸,每穴 2 苗左右。 4、肥水管理。 施足底肥,并配以较多的磷、钾肥,追肥以尿素为主,幼穗分化6 期(剑叶与倒二叶叶枕持平之时期)后不再追肥。 水浆管理注意分蘖期后期及时搁田,齐穗后灌浆期切忌大水长期浸泡,应注意干湿交替。 5、防治条纹叶枯病。 该组合较感条纹叶枯病,抗性水平优于 90中作 17持平,防治条纹叶枯病是该组合最关键的技术栽培措施之一。 秧田期,揭膜后至插秧前用吡虫啉混合扑虱灵或使用其它有效药剂喷药 2 次,间隔期 15 天左右。 插秧返青后用吡虫啉混合扑虱灵或使用其它有效药剂喷药 2 次,间隔 15 天左右,喷药时注意喷施埂边、沟边的芦苇等杂草以尽可能降低传毒媒介的基数。 若因防治不及时导致条纹叶枯病发病较重时可施用病毒灵或其它有效药剂予以缓解。 6、注意防治稻曲病和二化螟。 稻曲病防治一般在始穗前 7 天(约在孕穗 7 期)、其它栽培技术措施同一般常规粳稻品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