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

年度考核 , 忽视平时考核。 目前我国仍缺乏一套系统且实用的平时考核 办法 , 而且有些部门根本就没有平时考核办法 , 仅凭领导主观下结论。 再次, 评估人的非专业化和评估过程的形式化。 员工绩效评估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活动 , 要求管理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 特别要具备开发绩效管理系统的专业技能 , 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我国现行绩效评估方式一般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评估模式 , 这一过程并没有进行评估人与被评估人之间的有效沟通 , 被评估人仅仅作为一个被动的客体接受评估主体的单向评价。 这种单向的评估模式不但容易造成对评估结果的误解和分歧 , 而且也容易导致评估的不公正和腐败的滋生。 所以 , 评估程序很难做到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 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 甚至完全流于形式。 最后, 绩效管理功能严重缺失。 主要表现为 : 第一 , 绩效结果的反馈不足。 在对员工反馈评估结果时 , 有的企业只反映考核等次 , 有的只反映领导的评语 , 根本不考虑被评估人的反应 , 有的甚至不反馈。 第二 , 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不当。 企业的评估结果与其他管理活动关联不大 , 员工职位升降、待遇优劣的相关因素往往是制度以外的 , 而作为制度 1 为了充分了解该企业的薪酬方面存在问题,我们 采用了多方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情况,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该企业的薪酬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中高管理者薪酬水平偏低,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通过调研发现,中高层人员薪酬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很多,同时在当地市场也没有竞争力,低于本地区高位薪酬,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水平仅是基层工人薪酬的三倍左右,薪酬差距没有拉开。 由于中高层人员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因此他们成了本地区乃至全国竞争对手挖墙角的主要对象。 高薪的诱惑也是中高层人员流失的直接原因。 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薪酬偏低 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的价值没有体现 ,技术人员与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在薪酬上与普通工人差别不大,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近年来周边地区同行业企业不断涌现,这部分员工也是他们挖人的主要目标,人才流失严重。 引进高素质人才薪酬偏低 企业领导者也认识到近年来人才的状况,每年都有意识的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给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但对这部分人的起点薪酬并不高,而且企业内部以本地人居多,对外来人员的排挤现象严重,中高层管理者中几乎都是本地人员,新进人才看不到发展前景,时间一长这部分人才能够留下的不多,大部分选择离开。 普 通工人薪酬水平在当地很有竞争力 普通工人薪酬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但由于当地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因此普通工人的薪酬水平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竞争力,能到该企业工作是当地人非常向往的事。 由于是生产型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基数占整个公司薪酬总额比重较大,使得该企业薪酬支出总额居高不下。 奖金分配平均化,没有激励性 该企业原来实行的是工资总额与公司产值挂钩的薪酬制度,当公司效益较好时,产生的奖金实行全员平均分享的方式,普通工人与公司高层的奖金基本一致,没有根据个人贡献大小放发奖金。 罚的多,奖的少,员工工 作积极性不高 在奖罚措施上,奖励项目较少,因此员工多干通常不会奖励,但是出了差错一定会扣工资,这样导致人员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干得越多拿的反而越少。 又由于薪酬总额是由产值确定的,奖励也是总额范围内平均化分配,对个人工资的影响不大,导致员工认为个人工作的好坏与企业效益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员工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出工不出力,工作效率低下,企业的质量水平、收率水平等主要指标长期得不到提高,企业发展面临瓶颈。 员工薪酬晋升渠道单一 1 该公司缺乏系统的薪酬提升的渠道,通常情况下,只有职位 的提升才有机会提高薪酬待遇,但是管理职位必竟有限,而且没有淘汰机制,管理职位大多被 “老人 ”长期占据,大部分员工薪酬没有提升的机会。 总体上来看,虽然这家企业很早就已经上市,但在内部管理上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距离现代企业管理还有较大差距。 在薪酬体系上没有体现岗位价值,没有向关键岗位倾斜,以固定薪酬为主,奖金比例较小,并且分配平均化严重。 薪酬总额水平很高,但没有与个人绩效挂钩,造成分配不均,挫伤了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助长了懒散的工作作风,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另外,消极的工作氛围使得外来优秀人才看不到发展前 景,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 中小企业薪酬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6]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族式管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民营企业构成。 民营企业一般由有血缘关系相连的家族作为大股东控制企业经营,单个业主绝对控制着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在创业初期,具有企业家人力资本权威的 “家族站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