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W = P q / 1000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7 页 共 39 页 W = 村 设计人口数 该村 生活用水定额 / 1000 = 村 居民生活用水量 (m3/d) q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本工程所在地为 ,设计用水条件为 , 根据规范 , 表的规定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值范围为 至。 设计 人口及用水量表 乡镇名称 村名 现状人口 (人 ) 设计人口 (人 ) 人口机械增长总数(人 ) 人口自然增长率(‰)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 ) 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XX 镇 铁脚湾 618 740 1 12 三居委 542 649 1 12 江边湾 1 250 299 1 12 江边湾 2 200 240 1 12 江边湾 3 126 151 1 12 松山村 476 570 1 12 XX1 250 299 1 12 XX2 225 270 1 12 太平村 329 394 1 12 合计 1 9 3016 3612 . 公共建筑用水量 由于缺乏资料根据规范建议的范围为居民生活用水量的 5%10%,考虑当 地发展情况,公共建筑用水量取居民生活用水量的百分之 10 计算结果 (m3/d) . 饲养畜禽用水量 饲养畜禽用水量 = 各畜禽用水量之合 计算方法如下 : 某类型畜禽用水量 = 该类型畜禽用水定额 乘 数量 乘放养折算比例 饲养畜禽用水量 = 各类型畜禽用水量之合;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8 页 共 39 页 根据规范: “ 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量,应根据畜禽饲养方式、种类、数量、用水现状和近期发展计划确定。 1 )圈养时,饲养畜禽用水定额可按表 选取; 表 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定 额 单位: L/头或只 d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马 40~ 50 育成牛 50~ 60 育肥猪 30~ 40 骡 40~ 50 奶牛 70~ 120 羊 5~ 10 驴 40~ 50 母猪 60~ 90 鸡 ~ 2)放养畜禽时,应根据用水现状对按定额计算的用水量适当折减 ; 3)有独立水源的饲养场可不考虑此项。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定额 ,并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12 畜禽类别 头数 定额 L/d 设计用水量 m3/d 合计 . 企业用水量 根据规范要求: ” 企业日用水量应根据以下要求确定: 1. 企业生产用水量应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现状、近期发展计划和当地的生产用水定额标准确定。 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无淋浴的可为20~ 35L/人班;有淋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淋浴用水定额可为 40~60L/人班。 2. 对耗水量大、水质要求低或远离居民区的企业,是否将其列入供水范围应根据水源充沛程度、经济比较和水资源管理要求等确定。 ” 3. 最终确定企业用水 Ǐ = (m3/d). . 消防用水量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9 页 共 39 页 根据规范要求 :” 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39 的有关规定确定。 允许短时间段供水的村镇,当上述用水量之和高于消防用水量时,确定供水规模可不单列消防用水量。 ” 最终确定消防用水量 = (m3/d). . 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根据规范,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经济条件好或规模较大的镇可根据需要适当考虑,其余镇、村可不计此项 ”。 确定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 (m3/d) . 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根据规范: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 量之和,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 10%~25%取值,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 结合当地发展情况。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 = 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 百分之 10 取值 = (m3/d) . 供水规模 供水规模 (即最高日供水量) = 居民生活用水量 + 公共建筑用水量 + 饲养畜禽用水量 + 企业用水量 + 消防用水量 +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 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 (m3/d). . 人均综合用水量 人均综合用水量 = 供水规模 / 设计人口 = (m3/d) . 水源论证 aa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0 页 共 39 页 . 供水水源水质 附件: 《水质化验表》 根据规范 ,供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应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的要求。 当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 农村 供水规范 》 要求。 2. 应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 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 95%。 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 3. 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 结论:该供水水源符合上述要求 ,且符合水源水质标准要求,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 供水水质和水压 . 供水水质要求 XX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 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 供水水压要求 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要求 :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 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1 页 共 39 页 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 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 为 5~ 10m,两层建筑物为 10~ 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 ~ ;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 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 10m。 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 40m,超过时宜采取减压措施。 3. 建设规模与水厂厂址 . 建设规模 XX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 建设 规模 179。 /d。 . 建设年限 根据 XX综合供水公司 对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 要求,供水工程将于 20xx年 12 月 竣工。 . 水厂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急需解决饮用水问题。 . 水厂厂址 . 厂址 根据规范 :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 充分利用地形高程、靠近用水区和可靠电源,整个供水系统布局合理; 2. 与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 3. 满足水厂近、远期布置需要; 4. 不受洪水与内涝威胁; 5. 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6. 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2 页 共 39 页 7. 有较好的废水排 放条件; 8. 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 9. 施工、运行管理方便。 根据以上要求,最终厂址确定: , 该地地面标高 0m 取水泵房位于 地面标高 0m距离水厂 ,水厂距离供电电源 0m,水厂 交通 情况。 . 工程地质 4. 工程设计 . 给水系统设计 XX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 ,水厂的设计规模为 179。 /d。 按照每天工作 小时, K 日 =,K 时 =,进行供水工程设计。 . 净水工艺 要求对工艺进行描述 水质良好的地下水 ,水源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由此采用 消毒工艺 . 等净水工艺 . 工程內容  取水工程 :  取水头部  取水泵房  输水工程:输水管道、桥、护坡 ;  净水工程:投药系统、管道混合器、絮凝沉淀池、滤池、消毒系统、清水池等;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3 页 共 39 页  配水工程  配水泵房  配水干管  配水支管  计量装置  供电系统:变配电室、地下电缆等 ;  厂区基础设施:厂区给水系统,雨、污水系统、道路、照明、绿化、围墙、大门、场地平整等。 . 工程设计 . 取水工程 . 取水量 取水泵房设计流量除满足日供水量 179。 /d 的要求,还应保证水厂的自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按 5%考虑,故本工程设计取水量为179。 /d。 . 取水构筑物 . 取水泵房 {取水泵房设计 } . 输水工程 根据取水泵房至净水厂距离为 ,输水管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加上水厂用水量 ,每天工作 24 小时 ,总 设计流量为。 采用以下管材,计算结果如下表 . 表 41 序号 管材 长度 (m) 设计流量 (L/s) 流速(m/s) 管径(mm) 管道水头损失管材公称压力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4 页 共 39 页 (m) (PMa) 1) Q m3/s 设计流量 (高日工作时取水量 )=(供水规模 +水厂自用水 )/水厂工作时间 2) V m/s 设计流速 ,采用经济流速 . 3) 管 道设计内径 d(m),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确定;设置消火栓的管道内径不应小于 100mm。 d(m)=2 sqrt(Q / (v PI)) 4) 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h1= iL 式中 h1— 沿程水头损失 m; L— 计算管段的长度 m; i— 单位管长水头损失m/m; PVCU、 PE 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计算: i= /d 式中 Q— 管段流量 m3/s; d— 管道内径 m; 5)局部水头损失,按其沿 程水头损失的 5%计算。 . 净水工程 水质良好的地下水 ,水源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由此采用 消毒工艺。 等净水工艺。 工艺 顺序 . 配水工程 1. 配水泵房 2. 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采用树枝状布置,按照供水区域的分布情况,以及为售后维修安装方便,管线走向尽量沿桥、公路、沟渠、机耕路等,以最短的管线提供最大供水范围。 配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K 时 = ,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5 页 共 39 页 干管管径按设计流量和经济流速确定;考虑消防用水要求,进入各村的干管管径不小于 30mm,各进口处均设置一座闸阀、水表井。 支管按设计流量和水头损失确定管径,管 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 供水到每一用户,每户设置一个水表,以便计量。 树形管网计算 Q 配 设计流量 = (供水规模 大用户用水量 ) 乘 时变化系数 除 24小时 q0 人均配水当量 = Q 配 除 设计人口 Q 节 节点出流量 = q0 人均配水当量 乘 节点设计人口 +大用户用水量 Q 管 管段计算流量 = 可按其沿线出流量的 50%加上其下游各管段沿线出流量计算 下游出流量之和 . V 流速为经济流速 D 管径 = 开方 (4 乘 Q 除 圆周率 乘 V) i 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 h 管道水头损失 = 沿程损失 + 水头损失 = (1+) 乘 i 乘 管段长度 .1,其中。 节点自由水头确定: 村内平房自由水头 510m,每增加一层,加 入村的干管末端 1015m, 其它出水点,最高水头不宜超出 30m 的保护水头。 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 根据地形图或实地测 量结果 ,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 ,标在管网图上。 最不利点确定 : 最不利点为距离水厂最远的干管末端或相对较远的最高点。 确定各节点水压线标高: 首先确定最不利点水压线标高 =最不利点 自由水头 +最不利点 地面 高程。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