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处理内容摘要:

1、2 天,晒种时要薄摊勤翻,注意防止弄破种壳。 通过晒种有很多好处:第一,增强种皮的透性,使种子内部获得较多的氧气,提高种温,以增进酶的活性,使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提高发芽势;第二,使种子含水量一致,以使萌发较整齐;第三,降低种子内发芽抑制物质(如谷壳内酯 A、谷壳内酯B、离层酸和香草酸等)的浓度,提高发芽率,加快发芽;第四,利用紫外光线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第五,排除种子贮藏期间因呼吸作用积累的二氧化碳等废气。 晒种一般在即将播种前 12 天进行。 幼苗生长密切相关。 不饱满的种子,幼芽细弱,发根不良,如遇到不良环境或气温变化,易发生死苗烂秧。 因此,要培育壮秧,必须选用充实饱满的种子,通过选种可以去 2、瘪留饱,缩小种谷间质量差距,使其萌发整齐,苗体强健。 选种的方法:首先结合晒种进行风选或筛选,除去杂质和部分空秕粒,提高种子净度,其次,在浸种时,用一定浓度的比重液选种。 比重液可以是 50 千克水加 20 千克左右的黄泥搅拌而成,也可以用 50 千克水加 810 千克食盐配成。 其比重一般要求达到波美度 用鲜鸡蛋进行测试,待鸡蛋浮起露出水面有 5 分硬币大小时即可,再用箩筐装谷种浸于比重液中,充分搅拌,使秕粒种及杂物漂在液面上,然后迅速捞净。 选种过程中,比重液的浓度会逐渐变稀,要注意补充黄泥或食盐等以保证比重。 经过这样选种的种子,要用清水冲洗 12 次除去附在种子的黄泥或盐分,以免影响发芽。 还有一 3、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用箩筐等容器装谷种浸泡在清水中充分搅拌,将浮面的秕粒、杂物捞净即可。 便开始生理活动,通过吸水使种子膨胀软化,增强呼吸作用,使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为可溶胶状态,在酶的作用下,把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并降低种子中抑制发芽物质的浓度,把可溶性物质运送到幼芽、幼根,使其生长。 当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 25%时才能发芽,但要发好芽,吸水量要达自身重的 40左右。 因此,在种子消毒过程中未能吸收足够水分的都要用清水浸种补足。 浸好种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种胚膨大,米粒易捏断,手碾易碎。 杂交稻种壳通常较薄,浸种时间应适当缩短。 一般情况下,浸种时间为 20时即可。 气。 谷 4、种催芽前,除了要做好选好种、消毒等工作外,还必须做好浸种工作,让种子充分饱和水分,然后才能进行催芽。 催芽的方法有多种,但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谷芽出得快、齐、壮。 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掌握好催芽的三个阶段: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常温炼芽。 (1)高温破胸(露白):种子露白是在酶的催化反应下进行的一列系生理变化。 酶的活动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酶越活跃,胚乳贮藏的营养物质解快,种子露白就快。 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掌握适宜的高温。 一般以 3538为宜,最高不超过 40。 早春气温低,催芽开始时,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释放热量不多,只靠种子本身的热量升温,露白较慢,催芽开始时,把谷种装进箩 5、筐,放在 4550的温水中洗种23 分钟(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握水温和洗种时间,使谷温不超过 40,以免烫伤谷种),捞起后,用消毒过的稻草盖好,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如种量少,可用纤维袋装谷种,以方便浸温水加温)放入密闭的室内。 一般经过 12 小时以上就能破胸。 (2)适温催芽:当谷种露白 90%以上时,进行翻动,将温度降到 2832。 因为温度过高,消耗养分多,影响谷芽茁壮,而且容易发生烧芽。 要掌握“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每天翻动淋水两三次,特别是晚造催芽,时值高温,谷种发芽生长快,温度升得快,释放有害物质多,更要注意翻动淋水,降温除害。 给根芽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谷芽发育生长齐一,促使达到根粗芽壮的要求。 (3)常温炼芽:当谷种的根有一两粒谷长、芽有大半粒谷长时,将谷种摊开,进行降温,在接近当时的气温下进行炼芽,提高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 若遇寒潮不能播种,可在通风的室内,把谷种摊在竹垫上,3 寸厚度左右,适当翻动,保持谷种不干白,干了喷些水。 室内温度保持在 1416,可维持几天不烂种。 等天气好转,及时播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