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紫鞘病内容摘要:

状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 7枯死。 有时扩展到第二至第三叶鞘,但叶片不枯死,湿度大时,病部现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谷粒染病产生褐色病变或形成褐斑,千粒重下降。 有认为此症状是水稻叶鞘腐败病抽穗后发生的紫鞘型。 病原 半知菌亚门真菌。 形态特征与 本相似。 有认为本病与叶鞘腐败病(同一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水稻叶鞘腐败病。 防治紫鞘病时,应在水稻 6%已抽穗时,喷洒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此外每 667选用50%多菌灵 60g,加 5%井冈霉素 80水 65合喷洒防效 80%以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